就讀于首爾某私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黃某通過其他中國留學生接到“只要出借在韓國開設的銀行賬戶,就給幾十萬韓元”的提議后頗為心動。打聽后發現周圍已有幾名中國留學生為“賺零花錢”答應了此事。黃某最終出借了賬戶,但提議者實為電信詐騙組織成員,此人卷走黃某賬戶后失聯,承諾的報酬也未支付。懵懂間,黃某成了詐騙共犯……
近期,因輕信“只需出借賬戶月賺數十萬韓元”等誘惑,在不知情狀態下卷入犯罪的外國留學生持續增加。其中在韓留學生人數占比最高的中國留學生案例尤為突出。韓國專家指出:“即使不知情也可能面臨處罰,亟需對不熟悉韓國實情的留學生開展犯罪預防教育。”
● 為賺零花錢反陷犯罪泥潭
據警方透露,以往電信詐騙組織的中間人多由非法滯留者或韓國人擔任,但近期在韓外國留學生參與案例激增。這些留學生主要承擔轉移被害人資金或參與“洗錢”等工作。
問題在于多數參與者最初并不知曉這是犯罪行為。他們往往因答應“出借賬戶”、“只需轉賬即可獲酬數十萬韓元”等提議或兼職廣告而涉案。
去年江原道某私立大學十余名留學生就因涉嫌洗錢20億韓元電信詐騙資金被捕。詐騙組織讓受害者將錢匯入特定賬戶后,留學生再將資金轉移至其海外賬戶,最終匯給主謀。韓國警方解釋稱:“犯罪組織利用‘同胞情誼’引誘留學生,中國籍留學生基數最大,故涉案人數最多。”據教育部統計,去年在韓外國留學生首次突破20萬人,其中中國籍占34.5%。
● 高校需加強案例警示教育
當然,涉案者也不限于中國留學生。去年6月,一名孟加拉國籍20多歲留學生因參與電信詐騙獲刑8個月、緩刑2年。該學生供述稱“對方承諾支付日薪和交通費,要求去指定地點取現”。
據大學界反映,留學生因不熟悉韓國國情或存在語言障礙,往往依賴同國籍前輩。審理多起電信詐騙案件的法官表示:“很多10-20歲出頭的留學生懵懂涉案后,常哭訴‘只是想賺零花錢,不清楚會有這樣的嚴重后果’。”
專家強調高校應強化犯罪預防教育。建國大學法學院教授金載允指出:“大學應在留學生入學前開展防犯罪教育,并對長期缺勤學生確認是否涉及非法兼職或犯罪。”
在此小圈也提醒各位在韓留學生、華人華僑,求職招聘一定慎之又慎,警惕天上掉餡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