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
在抖音上看視頻點了個贊
誰料
竟然損失了8萬余元
2025年5月6日,宜春陳先生在抖音上看到一個介紹考駕照的視頻后點了個贊。沒過多久,對方就通過抖音給他打了個語音電話并添加了彼此的微信。對方承諾陳先生拿到駕駛證再付款,但是需先下載一個“駕考寶典”APP進行打卡才能報名。陳先生通過對方給的二維碼下載了“駕考寶典”APP,然后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打卡。對方讓陳先生先對著手機說:“我是駕駛員,我叫某某”,并保持手機不移動。隨后,讓陳先生通過手機視頻進行遠距離人臉識別操作,反復識別了多次后就斷了聯系。結果,陳先生發現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上少了8萬余元。
案例分析
人臉識別技術本身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但前提是它必須被正確地使用和保護。在這起騙局中,不法分子利用了陳先生對人臉識別技術的誤解和好奇心,通過偽造的鏈接誘騙其進行人臉識別。此外,面對陌生人的邀請時,陳先生缺乏足夠的警惕性,沒有對鏈接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進行核實,就輕易地點開并進行了人臉識別驗證。這種輕信和魯莽的行為,使他成為了不法分子的目標。
警方提示
1.提高警惕: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時,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邀請;軟件APP下載請到正規應用商店,不要點開不明鏈接。網絡語音電話請勿亂接,00開頭境外電話,直接掛斷。在公共場合或與他人交換聯系方式時,要特別小心。
2.核實信息:在點擊任何鏈接或進行任何身份驗證之前,一定要先核實其真實性和安全性,可通過搜索相關信息、咨詢朋友或官方渠道等方式進行核實。
3.保護隱私:在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時,要注意保護個人隱私,不要將自己的人臉信息泄露給陌生人或未經授權的組織。
4.謹慎操作:在進行人臉識別驗證時,要仔細閱讀相關說明和提示,確保自己完全理解并同意相關操作。同時,要注意保護自己的手機和個人信息,避免被他人盜用或濫用。
請廣大市民朋友
要警惕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風險
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
也要學會防范潛在的風險和騙局
來 源:宜春市反詐中心
編 輯:陳方圓
審 核:占向勤
核 發:陳金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