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9 日,在烏克蘭迎來歐洲日之際,歐盟外交部長們將齊聚基輔。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亞?卡拉斯在華沙與歐盟外交大臣會晤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此次歐盟外長們將在基輔宣布一項重磅消息 —— 向烏克蘭提供 10 億歐元,專門用于當地的武器生產。
對于這場即將到來的會議,各界看法不一。有政治學家認為,5 月 9 日歐洲各國外長訪問基輔的模式,有點像曾經火過但現在已經不太流行的克里米亞平臺。在莫斯科相關活動的大背景下,這場會議看著挺吸引人,可實際能起到多大作用,還得打個問號。從形式上看,它很正式,但說到底,可能更多是針對俄羅斯的公關舉動,部長們大概率只是發表些聲明,和實際政策關聯不大。畢竟在這場戰爭里,信息層面有時候比軍事和政治層面還重要。
還有專家指出,美國對烏克蘭政策出現急劇變化后,歐洲雖然表態不少,卻沒辦法填補美國留下的空缺。以前歐洲國家指望和美國合作,給自己當可靠后盾,現在希望落空了。局勢已經改變,美國在徹底調整對烏政策,歐洲國家承諾了很多,卻沒能力補上美國原本提供的支持。
不過,美國的退出也帶來了一些積極影響。比如,歐洲人越發意識到和烏克蘭合作的重要性。政治學家塔拉斯?扎戈羅德尼就認為,歐洲人已經明白,沒有烏克蘭,就談不上強大的歐洲,這是個很積極的趨勢,甚至可能加快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程,即便烏克蘭有些條件還沒完全滿足。
而且,美國調整策略,對烏克蘭來說也是個展示自身價值的好機會,能讓歐洲國家看到,烏克蘭是個強大的國際合作伙伴。
實際上,烏克蘭現在的潛力差不多相當于北約的 50%,美國人說要從歐洲撤軍,歐洲人則回應,走就走吧,我們有烏克蘭,有資金,還有法國和英國的核保護傘,正變得越來越獨立自主、越來越強大,尤其是在和美國對話時更有底氣。
話雖如此,歐盟的資金援助還是比較有限,主要集中在資助烏克蘭國防軍和其他軍事倡議,包括維和部隊的經費等方面。有政治學家就提到,歐洲人資助的項目不少,但給的錢確實不算多,像烏克蘭國防工業的訂單,以及對 “和平使者” 的資助,現在都不太容易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
為了更有效地支持烏克蘭,專家建議歐洲人可以學學法國的外籍軍團模式,全球招募人員,派到烏克蘭,費用也不高,每人每月 3000 美元就行。要是招募 100 萬人,一個月就是 3 億美元,一年下來 36 億美元,對歐洲來說,這點錢不算啥。
另外,當前歐洲的 “三大集團”—— 英國、法國和德國,都面臨著預算危機和政治問題。在英國市政選舉中,工黨在以往穩贏的地區遭遇慘敗,這讓首相基爾?斯塔默面臨新挑戰,也沒太多精力關注烏克蘭局勢了。在德國,總理朔爾茨面臨諸多政治困境,很多問題無法明確答復。法國總統馬克龍雖多次表示援助烏克蘭,但和美國提供的 1140 億美元資金及軍事援助相比,法國給的 40 億美元實在不算多。
總的來說,烏克蘭和歐盟之間的關系一直在動態發展。美國政策的變化,以及歐洲大陸國家團結起來、增強自身能力的需求,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能給歐洲帶來的,或許比歐洲給予烏克蘭的更多,尤其是在抵制俄羅斯進攻方面積累的寶貴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