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有北京網友發帖,央視原著名主持人郎永淳發抖音視頻說,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太大了,他的孩子去年研究生畢業,現在還在家里蹲著。
這怎么可能呢?著名主持人的孩子都在家里待著,其他孩子的就業情況可想而知了吧?
其實,并不是沒有工作可干,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是挑肥揀瘦,需要人干的工作沒有人愿意去干,大家都想找一個又清閑自在還賺錢多的工作。哪兒有那種好事兒啊?再者說了,有這種好事兒,也不一定輪到你啊。
奉勸大家,還是踏踏實實上班,先解決溫飽問題,再去想怎么掙大錢,這才是生活之道。
- 這究竟是咋回事?
近日,原新聞聯播主持人郎永淳的一番話,讓諸多網友徹底破防了。他說,“現在孩子找工作太難了,我的兒子去年碩士畢業,至今還一直蹲在家里?!?/p>
只知道這兩年找工作難,沒想到這么難,我一直以為普通人找工作難,沒想到這么著名的人士也說找工作難。由此可見,如今大學生就業形勢確實嚴峻。
針對此事,有網友表示,非常討厭說年輕人不工作是因為挑肥揀瘦。難道送外賣,開滴滴需要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嗎?你算過教育的投入產出比嗎?難道這就是為中國教育產業化作貢獻的借口嗎?
有網友認為,既然讀到大學本科以上,就應該學有所用,不能學非所用。否則,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人才浪費。
- 無獨有偶,近日知名博主九邊發帖稱,我覺得云南大學這個舉措特別好,其實大學這兩年就業差,大家心里也有數,也不會苛責你。你把真實數據放出來,讓大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心里有個數。
很多人本科畢業的時候不好找工作,然后以為研究生好就業,莫名其妙就去考研了,考完發現啥也沒變,只是自己少了三年時間。如果各個大學都能如實公布,很多人真能少浪費點時間,說不定用這三年時間去考編,早就上岸了。
根據該博主提供的信息。這是云南大學2025屆畢業生(研究生)初次畢業就業去向統計匯總表。
從這張表的數據來看,可謂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真實寫照。其中,專業就業率最高的為53.41%,這是軟件學院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達到45.85%。第三位的是信息學院,達到了42.9%。此外,材料與能源學院,也超過了40%。
其他的專業相對就有壓力了。特別是,生態與環境、生命科學等等。這些看上去可能高大上,但是社會總體對其的認知是不高的,也不知道學到什么程度。值得關注的還有,醫學院的就業率也僅僅是9.52%,有些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當然上述數據只統計到3月24日,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數據肯定會有一定的提升。
- 202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將達到1222萬人,同比增加43萬人,就業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大。
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突破1200萬”,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智聯招聘發布的《2025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顯示,企業校招崗位數量同比減少18%,部分行業甚至縮減超過30%。
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17條政策舉措,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通知》明確,對社會組織招用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可按規定參照企業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同時,延續實施國有企業增人增資政策,執行至2026年12月31日
可以說,這個政策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就是利好。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各企業擴大政策性崗位招錄規模和支持中小企業吸納就業,鼓勵更多的企業加大對畢業生的招聘。
當然,這只是政策層面。作為大學畢業生,本身的擇業心態也要與時俱進。從行業發展來看,新興行業如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新能源的人才需求持續增長。
此外,靈活就業模式如自由職業和遠程辦公的增加,提供了更多就業選擇。
從大學畢業生自身的角度而言,必須提升專業技能,關注新興行業趨勢,學習高需求技能。同時,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明確職業規劃,選擇與市場需求匹配的專業和崗位。
總之,心態決定就業。在沒有合適的機會時,也可以考慮先就業再發展,積累實踐經驗,積極參與實習和項目實踐。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