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消息,日前,俄羅斯在莫斯科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第二次彩排,超萬名軍事人員及多款武器裝備亮相。
先說此次閱兵的慶典陣容。從人員規模看,預計5月9日正式閱兵時,參與的軍事人員會超過1萬。武器裝備方面,既有“傳奇坦克”T-34領銜,也有眾多現代化裝備。T-34坦克是二戰時期蘇軍主力,在多場戰役中表現出色,不過它誕生時間較早,若在閱兵中啟用,可能會被烏克蘭當作“文章”來做,炒作俄羅斯現代化坦克裝備不足。但實際上,俄羅斯此次閱兵的現代化先進裝備可不少。
S-400防空導彈系統資料圖
S-400防空導彈系統射程達400公里,這對烏克蘭有著直接的威懾作用;“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射程接近2000公里,飛行速度超過7馬赫,這樣的性能足以突破北約的反導系統;“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射程超過一萬公里,覆蓋美國全境不在話下,妥妥是閱兵中的壓軸裝備。而首次亮相閱兵儀式的“天竺葵-2”無人機更是備受關注,它翼展2.5米,能在60米至4000米的高度飛行,無負載飛行距離達到2500公里,而且續航能力強,負載能力也不錯,能攜帶90公斤炸彈,關鍵是造價便宜,若大規模制造,單價還能更低,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對其進行集群部署,在實戰中或許能發揮重要作用。
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俄羅斯舉辦這場閱兵,可不單單是為了紀念勝利日,還有更深層的考量。一方面,這是在向外界“亮劍”,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無論是對烏克蘭,還是對北約,都有一定的震懾效果。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想借助這場活動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鎖。據俄方說法,預計會有超過20國領導人出席,中國也在受邀之列。雖然中國領導人還未登機,但這已經能說明不少問題。這體現了中國對俄羅斯的外交支持,也表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俄兩國會繼續保持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這種關系對中俄雙方都有好處。
說到中俄關系,就不得不提普京最近對中俄關系的定調,他用9個字概括,即“深層次、具有戰略意義”。這9個字很關鍵,它指出了中俄關系的本質。和美西方那種受意識形態捆綁的關系不同,中俄關系更加務實,是以戰略生存需求為核心的。雙方在大方向上有部分相同的目標,是天然的伙伴。
普京資料圖
從實際合作來看,中俄之間的經貿往來十分緊密。2023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原油超過1億噸,是中國的第二大原油供應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管道天然氣來源國。“西伯利亞力量”管道這個戰略大項目已經通氣,每年能輸送38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很重要,中國是俄羅斯不可或缺的優質客戶。再看貿易數據,去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接近2500億美元,而美俄雙邊貿易才30億美元左右,差距一目了然。
俄羅斯重視中俄關系,還有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考慮。美國和俄羅斯遠隔大洋,而中俄是近鄰,地理上的優勢讓兩國合作更加便利。俄羅斯想發展遠東地區,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是中國,雙方在區域發展等方面可以開展更多合作。另外,美國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太大,俄羅斯可是吃過虧的。哪怕美國一時豁免了部分對俄制裁,下一秒也可能重新恢復甚至加碼,所以俄羅斯必須開拓其他方向,加強國內經濟的韌性,而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就是重要的一步。
美國對中俄關系這么緊密肯定是不喜歡的。在美國試圖拉攏俄羅斯對抗中國的情況下,穩定的中俄關系對中國來說是一種保障,讓美國的算盤打不響。對俄羅斯來說,美國在俄烏沖突上的示好只是口頭上的,沒有實際好處,烏克蘭有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若拉偏架,不利于俄烏和談。但中俄合作能讓俄羅斯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所以不管美俄關系如何發展,中俄關系都不會受到影響,這是由雙方的戰略需求和務實合作決定的。
普京資料圖
總的來看,俄羅斯此次勝利日閱兵,陣容盛大,既有對歷史的紀念,也有對現實的考量,展示軍事力量、尋求外交突破。而普京對中俄關系的定調,更是明確了兩國關系的走向,這種深層次、具有戰略意義的伙伴關系,建立在務實合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不會被外界因素輕易干擾,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