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特朗普再次上臺后,大力推動俄烏沖突停火,讓普京看到了一絲希望,但現在來看,自從中俄進行關鍵會面后,普京似乎對美國已不抱有任何期待和幻想。
日前,中俄元首會晤后,可以預測的是,兩國未來會在3個方面加深交流與合作。
(中俄元首會晤)
首先,預計雙方會在聯合國、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多邊機制中加深協調,共同推動國際秩序改革,減少對美元體系的依賴。尤其是可能在安全領域深化合作,包括聯合軍演、反恐及網絡安全協作。
其次,經貿與能源合作的深化。2024年中俄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能源貿易占比超1/3。此次會晤或進一步推動北極開發、綠色能源及數字經濟合作。與此同時,本幣結算比例有望擴大,減少受西方金融制裁的影響。
最后,人文交流拓展,近幾年,“中俄文化年”已舉辦數百場活動,此次會晤后可能宣布延長文化合作,并擴大教育、旅游等領域的互動。
(俄方代表歡迎中方高層到訪)
至于這次會晤,對中俄關系發展的意義,主要有4點。
第一,鞏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俄關系已形成“元首引領+高層推動+民間支撐”的穩定架構,此次會晤將進一步強化政治互信,特別是在涉及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
第二,增強經濟互補性,減少外部風險,通過能源、科技和產業鏈深度合作,降低對西方市場的依賴。例如,中俄本幣結算比例已顯著提升,未來可能進一步擴大數字貨幣應用。
第三,塑造全球南方國家合作典范,中俄在多邊機制中的協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去美元化”和“技術自主化”的替代方案,增強全球南方國家的話語權。
最后,為國際局勢注入穩定性,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俄緊密協作有助于平衡單極霸權,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
(中俄共同簽署聯合聲明)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中俄元首會晤,雙方共同簽署聲明,其中強調,兩國堅決反對第三國對中俄的敵對態度,反對詆毀中俄合作的言論,未來會加強合作,反對美方對中俄發展進行遏制的舉措。
可以看到,這一次,中俄已經把對美國的不滿,大大方方公之于眾,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雖然此舉并不令人意外,但是從俄羅斯的角度看,這似乎預示俄方已經對美國徹底失去了幻想。
之所以這樣說,不得不提最近一段時間,美俄的關系發展趨勢。
近期美俄關系的發展呈現出復雜且充滿變數的態勢,既有戰術性緩和信號,也有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2月18日美俄代表團在沙特舉行會談)
首先必須承認,特朗普上臺后,美俄接觸增多,特朗普試圖通過談判推動俄烏沖突停火,并派遣親信史蒂夫·威特科夫秘密訪俄,與普京會談5小時。
不過兩國的相關談判,立場差異也很明顯。普京堅持要求烏克蘭接受“領土讓步”及東歐安全架構調整。但是特朗普則主張“凍結沖突”,以換取停火。
目前來看,普京已經宣布72小時停火,但拒絕延長,借機重組防線并鞏固占領區。并且還釋放“無條件談判”信號,實則是要求烏克蘭接受現狀,并試探美歐分歧。
至于特朗普,則面臨支持率危機,不滿意度超50%,急需外交突破提振選情,但國內強硬派反對對俄妥協。并且如今的美國國會凍結部分援烏資金,顯示對烏援助疲勞,但軍火商仍受益。
(普京對和美國接觸抱有期待)
因此,以俄烏沖突的角度看,美俄關系近期出現戰術性接觸,但根本矛盾未變。特朗普的“交易思維”與普京的“戰略耐心”碰撞,烏克蘭仍是博弈焦點。未來可能維持“低強度沖突+間歇性和談”模式,這也凸顯了俄羅斯方面的態度,即便是不想對美國退讓,但可能也在尋求和美國進一步談判的可能性。
不過中俄的聯合聲明內容,則打消了外界的猜測,畢竟如果不談美俄關于俄烏沖突的接觸,美方對俄羅斯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友好態度,所以說,如今也能看到俄羅斯已經不對美方抱有太高的期待,現在能和中方協作起來,共同應對美方的針對策略才是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