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領導人于近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是中方領導人時隔兩年再次對俄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繼去年出席喀山金磚峰會后又一次造訪俄羅斯。此行不僅是中俄元首互訪的“傳統節目”,還適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重大節點,為此被視為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下,一場立足歷史與戰略高度的訪問。
據悉,紅場閱兵前三天,中國三軍儀仗隊已進入彩排區,全流程協同、專用機直達。這更像一場無聲的戰略宣示。俄國防部在新聞通報中稱:“中方是最早確認高級別出席的國家”,隨行還包括能源、外交、軍工多部門代表。更直接的信號,是中俄高層談判延長至第四天,地點從克里姆林宮,轉至沃羅涅日指揮中心。議題明確,涉及聯合軍演、天然氣東線二期、北極航道安全協定、以及軍用衛星,同步軌道共享問題。
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閱兵式彩排(資料圖)
中俄關系就和普京所說的一樣,是深層次、具有戰略與意義的。中俄關系發展到現在是走過了近二十多年風風雨雨才換來得。但美國總想著用一些蠅頭小利來拆散中俄的合作,這是不現實的。可能也是因為美國行駛霸權慣了,所以總想著威逼和脅迫。但中俄的堅定合作,其實就是在告訴特朗普,霸權那套已經行不通了。中俄關系不會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盡管西方多次炒作所謂的“中俄軍事同盟”,但兩國始終強調“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這種關系既避免了傳統聯盟的束縛,又通過務實合作形成戰略互補。至于特朗普和莫迪缺席此次紅場閱兵,背后原因也不難理解。對于特朗普而言,他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關稅和國內經濟上,同時,他需要考慮美國國內民眾的態度,在如今“挺烏反俄”成為美國政治共識的背景下,公開出現在紅場閱兵式,對他并沒有太多好處。
普京和莫迪(資料圖)
讓人意外的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印度》等媒體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將不會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勝利日慶祝活動。克宮發言人、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莫迪不會來莫斯科參加5月9日的紀念活動,但印度將派代表參加。塔斯社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可能會代表印度參加相關紀念活動。盡管俄方沒有具體說明莫迪為何做出上述決定,但印媒猜測,這是依據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槍擊事件引發的印巴緊張局勢所做出的決定。
印度在國際社會上,一直是見風使舵、左右搖擺的墻頭草的形象。美國副總統萬斯到訪新德里不久,印度就借克什米爾恐襲事件,對巴基斯坦極限施壓,導致印巴局勢劍拔弩張,隨時有發生全面戰爭的可能。印巴局勢劍拔弩張,莫迪不來俄羅斯可以理解,只要派出有足夠分量的高官來,俄方也能接受。然而,原本代替莫迪出席閱兵式的防長辛格,也將因“國內事務繁忙”為由,不去莫斯科了,轉而安排級別更低的印度國防部國務部長塞思代為出席。
普京(資料圖)
除了缺席閱兵式這件事,前不久在巴西舉辦的金磚國家外長會晤,印度外長蘇杰生也無故缺席了,也導致這次金磚外長峰會沒有發表共同聲明。自2024年擴員以來,印度已連續缺席3次金磚關鍵會議。印度的政治人物從來都是信奉投機的機會主義者,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利益,沒什么多大的戰略眼光。一直以來在美歐政客和媒體毫無下限和不懷好意的吹捧中迷失了自己,總在幻想在美西方“遏華”圍堵中分得一杯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8日宣布,“勝利日停火”已于莫斯科時間當天0時開始生效。普京4月28日決定,在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期間,即5月8日0時至11日0時實施停火。在這一時間段內,一切軍事行動將停止。克里姆林宮表示,3天的停火將“考驗”烏克蘭的和平意愿,但烏克蘭抨擊這是一場鬧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