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不少人選擇奔赴海邊享受愜意時光。如今各地氣溫持續攀升,海邊更是成為熱門打卡地。不過,要是在海邊瞧見模樣像塑料袋的東西,可千萬別伸手去碰!
最近,就有游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群特殊的 “訪客”。在大梅沙游玩的市民胡先生描述道,那些東西密密麻麻的。在小梅沙通往背仔角的海濱棧道附近,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大多躲在水草旁邊,越靠近背仔角燈塔數量越多。這些看似溫柔清透、在淺海悠然漂浮,甚至被沖到沙灘上的 “不明物體”,其實是水母。它們的外表極易讓人誤會成塑料袋,極具迷惑性,吸引著人們想要伸手去觸摸。
每年春夏交替之時,是水母大量聚集和繁殖的時期。曾經就有一名 7 歲男孩在深圳大梅沙海濱游玩時,不小心被海面上疑似水母的白色漂浮物 “攻擊”。受傷后,男孩雙腿大面積紅腫,部分皮膚潰爛嚴重,連脂肪組織都清晰可見,后續還經歷了兩次植皮手術,身心遭受極大痛苦。
珠海市人民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木清提醒,正常情況下,千萬不要用手去接觸水母。水母,也叫海蜇,其每個刺細胞都如同一個尖銳的刺針,刺絲囊能在極短的時間內 —— 一百萬分之一秒,迅速發射出毒液。被水母蜇傷后,短時間內,受傷部位就會出現針刺般的痛感,隨后可能會出現水腫、風團,還會伴有瘙癢、疼痛和灼燒感。除了局部的不適,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全身癥狀,比如惡心、嘔吐、肌肉痙攣等。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必須立刻前往醫院就診:蜇傷處皮膚紅腫明顯,有燒灼樣的刺痛感,甚至出現潰爛;身體出現全身中毒癥狀,像惡心嘔吐、頭痛頭暈、渾身乏力、關節疼痛等;出現可能致命的征象,例如過敏性休克,表現為蕁麻疹癥狀、喉頭腫脹、呼吸困難、神志不清、休克,嚴重時甚至會心臟驟停。
大家去海邊游玩時,一定要多留意周圍環境,對這些看似無害實則危險的水母保持警惕,保護好自身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