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品詩,看電影
悟人生
我是威評書影史
01
《湖堤曉行》
明·李昱
宿云如墨繞湖堤,黃柳青蒲咫尺迷。
行到畫橋天忽醒,誰家茅屋一聲雞。
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鎮化的加劇,人們為了生活,求學,工作等,離開了家鄉,到城市中打拼等等諸多因素,使得人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
所以,一到節假日或者周末,人們都喜歡各種詩與遠方之旅。或是到公園、郊外、風景區等接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帶來的那一份恬靜和愉悅。
清晨的露珠還掛在草葉上,城市公園里已有了晨跑者的身影。他們踩著濕潤的步道,貪婪地呼吸著混合青草香的空氣,仿佛要把工作日積攢的濁氣全部置換。
周末的植物園里,年輕父母帶著孩子蹲在觀察區,孩子們第一次用放大鏡看清螞蟻搬運食物的路線,驚喜的叫聲驚飛了樹梢的麻雀。
在近郊的農場,上班族們挽起西裝褲腿體驗插秧,指尖陷入溫軟的泥土時,許多人突然想起童年外婆家的稻田。有人發現,當手掌真正觸摸到粗糙的樹皮,比在手機里刷到一百張森林壁紙更能緩解眼睛的酸脹。
黃昏的濕地公園,退休教師老周架著望遠鏡記錄候鳥遷徙,筆記本上還畫著歪歪扭扭的羽毛速寫。
這些看似平常的接觸,正在重構現代人與自然的連接方式。咖啡館的露臺上,白領們討論的不再只是KPI,還有周末新發現的觀星地點。
城市綠化帶里,志愿者種植的蜜源植物吸引來的不只是蝴蝶,還有拿著圖鑒小心翼翼辨認的上班族。當地鐵廣告牌開始推廣"無痕山林"準則,當孩子的生日禮物變成昆蟲旅館DIY套裝,這種回歸不是簡單的懷舊,而是一場關于生活本質的溫柔革新。
02
這樣看來,古人比現代人要好多了。明朝詩人李昱,在晨起走在湖邊上,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湖堤曉行》,表達了對于親近自然帶來的那一份愉悅心情。給人們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圖畫模樣。
濃重如墨的夜云環繞湖畔,黃柳與青蒲在微光中若隱若現,使人仿佛迷失于這咫尺美景之中。當行至畫橋處,天色忽而明朗,仿佛從水墨夢境中驟然驚醒。遠處茅檐下傳來一聲雞鳴,清越地劃破晨霧,在湖面上蕩開層層漣漪。喚醒了清晨的湖畔世界。
這首詩充滿詩意地展現了晨起行走的驚喜與寧靜,賦予讀者一種超脫世俗、接近自然的仙人體驗。
這聲啼鳴似帶著露水的清潤,將方才朦朧的堤岸景致點染得鮮活起來——黃柳枝條上凝結的夜露簌簌墜落,青蒲叢中驚起的水鳥掠過水面,翅尖拖曳出細碎的銀光。
詩人駐足橋頭,見薄霧中茅屋輪廓漸顯,炊煙與朝云纏綿升起。那聲雞鳴竟似無形的畫筆,在天地間勾勒出生活的溫度:或許是農婦正推開柴扉抖落圍裙上的谷糠,或許是老翁倚著籬笆查看新栽的菜畦。此刻的湖堤不再僅是墨色暈染的畫卷,更在雞鳴犬吠間顯露出人間煙火的質地。
這神來之筆的"一聲雞",恰似琵琶曲終時的那記泛音,余韻里藏著比全景描繪更豐富的故事。
詩人以聲音為鑰匙,輕輕轉開了黎明時分的生機之門,讓讀者從"咫尺迷"的審美距離中,驀然踏進帶著柴火氣息的現實世界。
03
李昱,生于明朝前中期的官宦之家,曾祖父李宗逸。祖父李實,曾任贈通判。父親李素,曾任同知。他也是進士出身。不過,在歷史上也只是寥寥數字記載。在歷史長河中,在浩瀚的詩海里,他也只能算是一個少為人知的詩人。
他的詩作如同秋日里的一片落葉,悄然飄落在時光的長河中,鮮有人駐足觀賞。然而,正是這些被歲月塵封的文字,隱約透露出一個文人內心的孤寂與執著。
他的詩風清麗婉約,常以自然景物寄情。就像這首《湖堤曉行》,字里行間流露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也暗含對仕途浮沉的淡然。這種超脫的氣質,或許正是他未能顯達于官場的原因。
明代早中期的官場風云變幻,講究的是圓滑世故,而李昱骨子里的文人清高,注定讓他與權力中心漸行漸遠。
李昱的一生,恰似他筆下那盞將殘的油燈,雖不明亮,卻始終保持著文人的氣節。他的詩作或許未能驚動當世,但那份不隨波逐流的堅持,卻在歷史的長廊中留下了淡淡的墨香。
當拂去時間的塵埃,這些質樸的詩句依然能觸動現代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讓人們到在功名利祿之外,一個明代文人最本真的模樣。
04
李昱這首《湖堤曉行》晨行詩,擁抱自然,人生尤其需要這樣的體驗。
清晨的湖堤上,薄霧如紗,露珠在草葉間閃爍。李昱筆下的這份靜謐,不正是現代人日漸稀缺的生命體驗嗎?總在鋼筋森林里追逐時間,卻忘了停下腳步,讓靈魂在晨光中晾曬。
古人"掬水月在手"的雅趣,實則是與天地對話的智慧。當鞋底沾上帶露的野草,當耳畔掠過帶著水腥氣的晨風,那些被電子屏幕鈍化的感官會突然蘇醒。
柳宗元在《晨詣超師院讀禪經》中寫道:"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這種無需言傳的體悟,唯有在晨光熹微時與自然獨處才能獲得。
當代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清晨的自然光照能重置人體生物鐘,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與多巴胺在此刻達成微妙平衡。這或許解釋了為何蘇軾在《赤壁賦》里特別強調"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的療愈力量。
當模仿古人"步屧尋幽"時,實際上正在進行一場跨越千年的身心療愈。
湖面躍起的銀魚劃破晨霧,恰似生命本真的突然顯現。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的悠然,王維"行到水窮處"的曠達,都在提醒人們,真正的清醒不來自鬧鐘,而是來自天地間最原始的晨光洗禮。
此刻的湖堤如同時空驛站,讓匆忙的現代人得以暫歇,在露水未晞時重拾"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古老智慧。
-作者-
威評書影史,自評自說自開懷,更多詩評、書評、影評,給您不一樣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