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結婚率數據可謂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2025年第一季度的結婚率,又創下了新低,僅有181萬對新人。比之前暴跌47%!
年輕人用實際行動表明,不愿意再踏入婚姻這座圍城。
在某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現在的年輕人為什么普遍都不結婚呢?
有位帥到自卑的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結婚將會面臨房車、彩禮、家暴、媽寶男和扶弟魔、帶娃、出軌等一系列問題。
而如果不結婚面臨的問題是,一會吃啥呀?
從這個回答中可見,年輕人之所以不愿結婚,是因為結婚附帶的壓力太大了。
為了提高結婚率,自從5月10日起,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正式實行。
關于全國通辦,它指的是,不需要戶籍限制,只要雙方持身份證到場,就能辦理結婚。
然而,這種方法或許能讓頭腦一熱的小情侶走進婚姻,但卻沒有觸及到真正的原因。
有人預測不婚時代”或在5年內結束。然而,未來趨勢真的是這樣嗎?
傳統婚姻模式的重壓
在我國傳統婚姻模式中,有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糟粕——彩禮。
舊社會中,彩禮無疑是買賣婚姻的罪魁禍首。
因此,在20世紀初期的思想運動,我國的新青年一度將不要彩禮成為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中,就曾明確提出禁止聘禮、聘金和嫁妝。
然而,就如今的現實來看,要彩禮的風氣愈演愈烈。
六萬、八萬已經成了底線,動輒十幾萬、幾十萬都是常態。
這還不包括房子、車子,以及婚禮現場布置和三金或五金。
在如今的就業形勢下,一個年輕人想要不靠父母,很難結婚。
在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從眾心理,指的是個體會在群體的影響下,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信念,以確保自己不會被群體排斥。
當彩禮變成一種風氣之后,就成了評判“愛不愛”的標準。
許多女方都有這樣一個錯誤觀念,給的彩禮越多,他就越愛我。
反之,如果對方不給彩禮,那就是不愛我,而不顧實際的經濟能力。
這種現象,和舊社會的買賣婚姻并沒有什么不同。
從另一方面來看,執著于彩禮,也是一場信任危機。
女方不信任男方在婚后能夠承擔起養育家庭的責任,于是便索要一筆彩禮當作保障。
而男方也不信任女方會將這筆彩禮合理地用在小家庭中,自然也不愿意給。
這時候或許有人疑惑,既然雙方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那還結什么婚呢?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確實也選擇了不結婚,逐年下跌的結婚率說明了一切。
職場自帶不婚不育屬性
除了結婚壓力大之外,如今的職場環境,也不適合年輕人婚育。
尤其對于女性而言,會被HR逼問婚戀情況及打算。
如果結婚未育,那幾乎和offer是無緣了。
在心理學中,性別歧視是一個難以忽視的議題。
社會心理學認為,當個體將某個群體的外部特征作為評判標準時,就會產生刻板印象。
如果刻板印象形成一種負面趨勢,那便構成了歧視。
因此,許多年輕女性為了能得到一份工作,只能將婚戀打算擱置一邊。
而一份有著工作的年輕人,幾乎與戀愛結婚是絕緣狀態。
為什么這么說呢?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時間。
996甚至007的工作強度,讓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都成了奢求,又哪來的時間和精力談戀愛呢?
更糟糕的是,如此努力的工作并沒有獲得應得的報酬。
不給加班費成為企業的共識,辛辛苦苦打工一個月,一看工資四五千。
這就陷入了一個困境,要想生存,無法戀愛;要想戀愛,無法生存。
生育成本巨大
童話故事總是以王子和公主的結婚作為結尾,但現實卻并非如此。
人生并不是結了婚之后就一路坦途,反而會難度加倍。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一罐幾百塊的奶粉,寶寶三天就會喝完。
以最低的奶粉價格來算,寶寶一天的奶粉錢要90多塊。
而《2024年中國生育成本報告》顯示,把一個孩子養到18歲的平均花費是53.8萬元,而養到大學畢業是68萬元。
按照現在的情況,就算養到大學畢業,也大概率成為月薪3000元的廉價勞動力。
既然如此,又何苦把孩子生下來,讓全家三口的人生變得一團糟呢?
因此,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僅不生孩子,連戀愛也不想談。
這樣微薄的月薪和高強度的勞動,也只能勉強維持單身生活。
總而言之,結婚率的下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結果。
但其中貫穿著的共同一點,那就是當下的社會環境并不適合結婚生育。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