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其實早有苗頭。這個賽季他根本沒跟隊訓練,倒是在野球場上頻繁露面,和周俊成、朱榮振組過隊,玩得挺熱鬧。
但最近有媒體搞事情,說“叢明晨明明還能打,是被俱樂部故意擠走的”。證據?野球場上人家拿過58分呢!
跟腱炎才是關鍵。他自己在視頻里說得明白:高強度比賽根本扛不住,野球場那點對抗對他來說跟玩似的——沒有身體碰撞,就看誰投得準,他這職業投手去了,可不就是降維打擊?58分看著唬人,真拿到CBA賽場試試?
俱樂部夠意思。人家直接說“你想休息多久就休息”,等養好了隨時能回來。但叢明晨想得明白:耗著對自己、對球隊都不尊重,不如痛快點退役。這波操作,遼寧隊給足了體面。
說起來挺唏噓。他剛進一隊那會兒,運動能力強得很,跑跳都是頂級,后來大傷幾次,跟腱炎反復折騰,慢慢就從能飛能扣的“小鋼炮”,變成了站底角等三分的投手。可就這,遼寧鋒線最缺人的時候,賀天舉傷了,張鎮麟還沒來,不還是靠他撐著?
球迷對他感情深?!澳懜纭薄白育垺薄扒苁鍖殹边@些外號可不是白叫的——當年關鍵球敢投,防守敢頂,場上那股子拼勁,比數據實在多了。我記得有場對廣東,他第四節連中三記三分,直接把分差咬回來,那時候誰能想到后來會被傷病磨成這樣?
野球場58分看著風光,可職業球員最明白:野球和聯賽根本不是一個世界。職業賽場每回合都要防擋拆、補籃下,跑位得躲著對方肘子;野球場就站著等球,投不進最多被觀眾喊兩句。叢明晨能在野球發威,恰恰說明他投術還在,只是扛不住職業強度了。
現在最可惜的,是遼寧又少了個穩定的三分點。這賽季球隊投籃多掙扎大家都看在眼里,張鎮麟還在找狀態,趙繼偉年齡上來了,叢明晨這一退,鋒線投手更缺。他要是辦個投籃訓練營,教教年輕人怎么跑位、怎么壓腕,說不定比在野球場刷分更有意義。
十年,從青年隊一路殺出來,淘汰過多少競爭對手,最后因為傷病謝幕。這就是職業體育的殘酷,也是職業體育的真實。
祝“膽哥”接下來一切順利。也希望遼寧男籃趕緊再冒出個“叢明晨2.0”——畢竟,三分線外的故事,總得有人接著講。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