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活在世上的人真是奇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只是匆匆過客。目的何在,無人清楚,雖然人們有時自認為有所感悟。不用做過深的思考,僅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有一點我們是清楚的:我們是為其他人而活著的——首先是為了那些人,他們的歡樂與安康與我們自身的幸福息息相關;其次是為了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同情的紐帶將他們的命運與我們聯系在一起。
我每天都會無數次意識到,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之上,這些人有的尚健在,有的已故去。對于我已經得到和正在得到的一切,我必須竭盡全力做出相應的回報。我渴望過簡樸的生活,常常為自己過多地享用他人的勞動成果而深感不安。我不認為社會的階級劃分是合理的,歸根結底是靠強制手段維系的。我還相信,簡樸而平易的生活,對每個人的身心都是有益的。
我認為,在哲學意義上,人類根本沒有任何自由可言。每個人的行為不僅受制于外在壓力,還受限于內在需求。叔本華說過:人雖然可以為所欲為,但卻不能得償所愿。這種認識不僅能緩解那種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的責任感,也能防止我們過于嚴苛地對待自己和他人。這導致了一種人生觀,其中,幽默尤其應該有一席之地。
將人們引向藝術和科學的最強烈的動機之一,是擺脫日常生活中令人厭煩的粗俗以及讓人無望的沉悶,遠離反復無常的個人欲望的枷鎖。
我從未將安逸和享樂視為終極目標(我把這種準則稱為豬群的理想)。一直以來,對真、善、美的追求照亮了我的道路,不斷給我勇氣,讓我欣然面對人生。如果沒有志同道合的友情,如果不專注于探索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研究領域永不可及的世界的話,生命對我而言就毫無意義。從兒時起,人們所追求的那些庸俗目標——財產、外在的成功以及奢侈的享受,我都不屑一顧。
我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然而卻又明顯地缺乏與他人和社會的直接接觸,這兩者形成了奇怪的反差。我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從未全心全意地屬于過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面對這些關系,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于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置于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民主是我的政治理想,讓每個人都得到應有的尊重,任何人都不應該成為被崇拜的偶像。
在我看來,驅動我們人類向前的東西中,真正有價值的不是國家,而是有創造性的、有情感的個人,是人格。只有個人才能造就高尚和尊貴,而隨大流的人群在思想和感覺上都是遲鈍的。
我們可以體驗到的最美好的事物是難以理解的神秘之物。這種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真正搖籃。誰要是不了解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誰要是不再感到驚訝,那他就如同死了一般,他的眼睛早就黯淡無光。正是因為這種摻雜了恐懼的神秘體驗,宗教產生了。我們認識到有某種東西是我們無法洞察到的,只能以某種最原始的形式才能把握那最深奧的理性和最燦爛的美——正是這種認識和情感構成了真正的宗教情懷。
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只有從這個意義上講,我是一個具有深沉的宗教情懷的人。我無法想象,有這樣一個造物主,他會對自己所造之物進行獎懲,并且具有我們自己所體驗到的那種意志。我無法也不愿去想象一個人在肉體死后還能繼續活著。讓那些脆弱的靈魂,無論是出于恐懼還是可笑的唯我論,繼續懷有此類想法吧。對我而言,能夠察覺生命和意識的永恒奧秘,了解現實世界的神奇結構,并且能投入全身心的努力去領悟自然界中所展示出來的理性,哪怕只能得到其中極小的部分,便也心滿意足了。
人類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或者總體而言,一切生物的生命意義是什么?要回答這個問題,意味著要有宗教情懷。你可能會問,那么,提出這個問題究竟有什么意義呢?我的回答是:凡將其自身的生命及同類的生命視作無意義的人,不僅是不幸的,而且幾乎不適于生存。
我堅信,世界上的財富無法促進人類發展,即使它掌握在那些仍想到達此目標的人手中也無濟于事。唯有以偉大而純潔的人物為榜樣,才能引發高尚的思想和行為的產生。金錢只有滋生人們的自私自利,并使其不能自持地加以濫用。誰能想象摩西、耶穌或者甘地像卡耐基那樣腰纏萬貫呢?
只教人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機器,卻成不了一個人格完整的人。必須學會理解人們的動機、幻想以及他們所遭受的苦難,以便獲得正確的態度與他的同胞及其共同體相處。
對于有價值的教育而言,發展年輕人的批判思維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受教中覺得像收到了一份寶貴的禮物,而不是一份沉重的責任。
一個只讀報紙,最多只讀一些當代作家作品的人,在我看來,就像一個高度近視而又蔑視眼鏡的人,他完全依賴時代的偏見與時尚,因為他從來沒有看到或聽到任何其他的東西。當一個人僅憑自己獨自的思考,不受別人思想和經驗的激發,即使是最好的情況,也是微不足道、單調無味的。
一個世紀以內,只有少數開明的人具有清醒的頭腦和風格,以及良好的品位。他們被保存下來的作品是人類最寶貴的財產。我們應該感謝幾位古代作家,正因為他們,中世紀的人們才可以慢慢從超過半個世紀的迷信和無知中擺脫出來。沒有什么比克服現代主義者的勢利更必要的了。
極少有人能超然物外,看到當代人的弱點和愚蠢,自身又不受其影響。面對人類頑固的天性,這些孤獨的人往往會失去改變社會的勇氣。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利用他們微妙的幽默和優雅,并以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藝術為媒介,讓這一代人看清自己的面目。今天我向藝術大師致以最誠摯的敬意,他曾給我們帶來幸福,并讓我們受到教育。
來源:《我的世界觀》、《觀念與見解》與《愛因斯坦晚年文集》
插圖部分來自:電影《心靈捕手》199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