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
5月9日下午,2025年全國體育文化宣傳推廣活動暨美麗中國·全民健身跑大賽(四川·樂至站)賽事活動奧運冠亞軍進校園活動在樂至中學玉龍校區舉行。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當天,特邀請體操奧運冠軍馮喆、曲棍球奧運亞軍陳朝霞走進校園,與師生互動交流。
活動現場,馮喆和陳朝霞受到學校師生們的熱烈歡迎。
“我是第一次到樂至,感覺學校里面體育氛圍很好。”馮喆出生于四川成都,前中國國家體操隊隊員,2007年世界杯巴黎站雙杠冠軍、上海站跳馬、雙杠冠軍,全國錦標賽暨奧運會選拔賽跳馬冠軍。曾獲得2008年體操世界杯雙杠冠軍、2010年廣州亞運會雙杠冠軍和跳馬亞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雙杠冠軍、男子體操團體賽金牌。
馮喆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剛走進校園,看到學生們在操場上奔跑、打球的身影,一下子讓他想起了曾經每天在訓練館里反復練習翻跟頭、倒立的日子。而奧運冠軍進校園不僅是學生的狂歡,更重要的是延續奧運精神,為體育選材、人才培養助力,希望學生未來能回饋學校,傳遞精神。
馮喆還分享了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故事。他提到,當時站在體操男子雙杠決賽的賽場上。上場前,手心滿是汗水,心跳聲大得仿佛整個場館都能聽見,內心充滿緊張與不安。但當他握住雙杠的那一刻,奇妙的平靜感涌上心頭。那一刻,馮喆不再執著于 “我要贏”,而是一心只想把訓練中重復了千萬次的動作,完美地呈現在全世界面前,“當我站在領獎臺上,過往的點點滴滴如電影般在腦海中閃過。原來,那些看似平凡、日復一日的努力,終會在某一天匯聚成光,照亮夢想的道路,讓所有的付出都變得意義非凡。”
“今天,我想把奧運冠軍的 ‘火炬’傳遞給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馮喆勉勵在場的學生們,無論前方的道路多么艱難,永遠相信自己的力量,保持對生活、對夢想的熱愛與堅持。
陳朝霞也是四川人,作為原中國女子曲棍球隊隊長、北京奧運會銀牌得主,她分享了與曲棍球的故事。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決賽中,中國女子曲棍球隊拼到了最后一秒,卻以一分之差與金牌擦肩而過。陳朝霞回憶說,當時下場時,全隊都哭了,但不是因為遺憾,而是因為大家都用盡了全力。“競技體育的殘酷在于冠軍只有一個,但它的魅力也在于:真正的勝利,是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
活動當天,陳朝霞在操場上向學生們進行了曲棍球普及,現場演示了推球、傳球、接球、掃球等基本動作,多名學生主動申請參與練習,直呼“太難了”。
來自樂至中學的初二學生高賀欣說,平時她只在電視上看過曲棍球,感覺運動員打球的樣子很帥,但自己嘗試才發現,曲棍球拍很重,那些看起來很輕松的動作,練習后才發現要付出足夠的努力辛苦。
作為一項小眾賽事,陳朝霞也希望通過她的分享,讓大家認識曲棍球這項充滿魅力的運動。“從綠茵場上的戰術博弈到人生賽道的精彩突破,曲棍球能賦予大家的遠不止運動技能。期待更多同學加入這項充滿潛力的運動,在攻防轉換間收獲成長與榮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