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只需要點擊上方的藍字《梅州V生活》關注即可
掌上梅州訊“以前養豬場氣味難聞,住在周邊都不敢開門窗,現在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我們的心情也舒暢了。”近日,五華縣檢察院對某鄉鎮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情況進行“回頭看”,附近的村民對環境變化給予肯定。
今年2月,五華縣檢察院收到群眾來信。信中反映某鄉鎮一家生豬養殖企業未經無害化處理,將生豬糞便及污水直排到一個土坑,導致臭氣彌漫、蚊蟲成群,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整改前
五華縣檢察院迅速成立專案組,啟動生豬養殖污染公益訴訟專項治理行動。專案組先后10余次赴涉案現場調查核實案情,走訪相關職能部門了解情況,發現該養殖場未按規范建設污染防治設施,擅自將養殖污水排入開挖的土坑,最終導致污染擴散流入河流。
“如不盡快處理,待到雨季來臨,污染將不斷擴大,后果將不堪設想?!贬槍Υ藛栴},五華縣檢察院制發公益訴訟檢察建議,建議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督促該養殖場限期整改,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聯合成立工作專班共同開展整治工作:迅速拆除排污管道,并組織機械和人力對土坑污水采取“清理—消殺—回填—復綠”一體化處置,共累計清理污染土坑4處,轉運土坑、氧化池、水塘等污水共7500多立方米,回填土方1.2萬余立方米;協助企業做好生豬登記、檢疫及外運工作,督促企業做好林地復綠工作,共種植綠化植被2000余株。相關部門還對沿河4個點位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開展每日監測,監測結果持續達標,群眾飲水全得到保障。
整改后
辦理一案、治理一片。3月下旬,五華縣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赴涉案鄉鎮實地調研,對全鎮70家養殖場(戶)開展專項排查,覆蓋20余個村(居),涉及生豬、白鴿、雞、肉牛等多種養殖類型。經排查,所有養殖場(戶)均配備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4月,五華縣檢察院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對整改結果進行了實地回訪,確認該養殖場帶來的環境污染影響基本消除,相關地塊復綠煥發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