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7 年,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令人瞠目結舌的詐騙案件。案件主角之一是一位 60 歲的老農,他竟然自稱是乾隆皇帝,靠著荒誕至極的謊言,成功騙得一位富婆 222 萬。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他還宣稱自己因服用長生藥,已經活了 300 多歲。這一案件,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它不僅讓人們對騙子的膽大妄為感到震驚,也促使大家反思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提高警惕,避免陷入類似的騙局。
故事的主人公劉乾珍,本是江蘇泰州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他長相平平,又黑又瘦又干癟,眼角細長,臉型尖且呈大長臉模樣。這樣的外貌,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自己的長相竟與歷史書上的乾隆畫像有著幾分相似。
這一發現,猶如在他原本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投入了一顆石子,泛起了不切實際的漣漪,也為日后荒誕的騙局埋下了種子。
長期在農田里勞作,劉乾珍深感生活的艱辛與無望,他滿心渴望能擺脫這種貧困、勞累的日子,急切地想要出人頭地。于是,在投機取巧心理的驅使下,他放棄了踏實的農耕生活,將心思轉向了一些歪門邪道。
經過一番折騰,他靠著家里的積蓄開了一家所謂的 “玉器店”。可店內售賣的,幾乎全是假貨。在經營店鋪的過程中,他倒是鍛煉出了一副能說會道的口才,可生意卻始終不見起色,賺不到什么錢。
日子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著,直到劉乾珍快 60 歲的時候,他結識了改變他人生軌跡,或者說將他徹底推向犯罪深淵的人 —— 萬健民。萬健民同樣是個心術不正、不愿腳踏實地賺錢的人。
但他有著自己的 “本事”,那張嘴仿佛抹了蜜一般,說起謊來臉不紅心不跳,甚至到最后自己都能深信不疑。
而且,他的社交能力極強,在社會上結識了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哪個行業的人,他都能與之侃侃而談。在騙子的 “江湖” 里,他也算是小有名氣,被稱為騙子界的 “布衣天子”。
當劉乾珍和萬健民這兩個臭味相投的人走到一起,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便悄然拉開了帷幕。他們深知,要想成功行騙,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目標。經過一番尋覓,他們盯上了富婆鄭雪菊。
鄭雪菊家境殷實,和丈夫一起在房地產生意領域打拼,積累了巨額財富。并且,她當時正打算開辦村鎮銀行,這一情況被萬健民敏銳地捕捉到了,他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 “獵物”。
從 2012 年開始,萬健民便處心積慮地接近鄭雪菊。他自稱是萬氏家族的第九代傳人,憑借著出色的口才、精心打造的衣著打扮以及刻意營造出的不凡氣質,逐漸取得了鄭雪菊的信任,兩人還成為了朋友。在與鄭雪菊的交往過程中,萬健民時刻等待著合適的時機,準備拋出他的 “誘餌”。
終于,在時機成熟之際,萬健民開始向鄭雪菊講述一個荒誕離奇的故事。他神秘兮兮地告訴鄭雪菊,自己認識一位奇人,此人正是乾隆皇帝本人。劉乾珍從清朝一直活到現在,已經 300 多歲了,原因是他生前服用了長生藥。
為了增加故事的可信度,萬健民還讓鄭雪菊將劉乾珍的照片與乾隆的畫像進行對比。鄭雪菊一看,頓時驚訝不已,照片中的劉乾珍經過一番刻意打扮,與乾隆畫像竟真有幾分相似。此時的鄭雪菊,心中雖仍有疑慮,但已經開始動搖。
緊接著,萬健民繼續添油加醋地忽悠,稱劉乾珍作為全球 27 個皇家之一,手中掌握著清朝皇家的巨額財富和資產。然而,這些財富目前被凍結在海外,需要有人投入資金進行 “解凍”。
而他,作為萬氏家族的傳人,肩負著幫助 “乾隆皇帝” 運作皇家資金的重大責任。如今,看在與鄭雪菊有緣的份上,愿意拉她一起合作,一旦資金解凍,鄭雪菊將獲得難以想象的豐厚回報。
在萬健民的極力勸說下,鄭雪菊決定見見這位所謂的 “乾隆皇帝”。劉乾珍為了這次見面,可謂是做足了準備。他惡補了大量與乾隆相關的知識,學習所謂的 “帝王威儀”,一舉一動都刻意模仿他想象中的皇帝模樣。
當鄭雪菊見到劉乾珍時,劉乾珍憑借著之前的準備,將自己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不慌不忙,舉手投足間似乎真有那么一絲 “帝王” 的派頭。
為了進一步騙取鄭雪菊的信任和錢財,劉乾珍拿出了一件 “法寶”—— 一枚所謂的 “翡翠白菜”。他聲稱這枚 “翡翠白菜” 是乾隆時期的古董,流傳至今,價值連城。
鄭雪菊看到這枚 “翡翠白菜”,瞬間被吸引住了。它打磨得晶瑩剔透,在燈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看起來的確像是一件稀世珍寶。劉乾珍見狀,趁機表示,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和對鄭雪菊的誠意,愿意將這枚無價之寶賣給她。
鄭雪菊早已被 “翡翠白菜” 迷了心竅,想都沒想,便掏出了 150 萬。此時的她,已經徹底相信了眼前這個 60 歲的老農就是 300 多歲的乾隆皇帝。
然而,鄭雪菊不知道的是,這枚讓她愛不釋手的 “翡翠白菜”,實際上只是一件成本低廉的玻璃制品。
在劉乾珍用來騙人的假古董倉庫里,這樣的 “翡翠白菜” 有好幾卡車,批發價低到令人咋舌,大概 10 塊錢就能買一大堆。但就是這樣一個成本極低的假貨,卻讓鄭雪菊心甘情愿地掏出了巨額錢財。
嘗到甜頭的劉乾珍和萬健民并沒有就此滿足。他們像貪婪的餓狼一般,繼續對鄭雪菊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欺騙。此后,他們又以各種理由,多次從鄭雪菊手中騙取錢財。
有時說需要資金疏通關系,加快皇家資產解凍的進度;有時又編造一些其他看似合理的借口。就這樣,從 2014 年 12 月開始,到 2015 年 8 月,在短短大半年的時間里,鄭雪菊先后被騙了 18 次。
除了一開始購買 “翡翠白菜” 的 150 萬,后續又陸續被騙走 72 萬,總計被騙金額高達 222 萬。
俗話說,紙終究包不住火。鄭雪菊的丈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妻子高價買來的所謂 “稀世珍品” 似乎有些不對勁。他心生疑慮,便將這些 “寶貝” 拿給懂行的朋友鑒賞。朋友仔細查看后,確定這些全是假貨。
鄭雪菊的丈夫頓時意識到妻子可能遭遇了詐騙,于是立即報了警。警方接到報案后,迅速展開調查,經過一番偵查,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劉乾珍和萬健民,并將他們捉拿歸案。
在審訊過程中,劉乾珍為了逃避責任,開始耍起了小聰明。他狡辯稱,自己從來沒有主動承認過自己是乾隆皇帝,每次鄭雪菊問起時,他都只是笑笑不說話,所以不應該構成詐騙。他的這番說辭,簡直荒謬至極。但他沒想到,法律是公正的,不會被他這樣的狡辯所左右。
2017 年 6 月 19 日上午,這起備受關注的 “乾隆皇帝” 詐騙案正式開庭審理。劉乾珍被淡定地帶上法庭,身旁坐著他的辯護律師。而受害者鄭雪菊并沒有出現在現場,原告席由她的律師代理。
庭審過程中,劉乾珍的辯護律師更是語出驚人,他試圖為劉乾珍開脫罪責,稱 “乾隆皇帝” 的說法根本算不上騙人,因為只要是心智正常、稍微有點常識,哪怕是上過幼兒園的人,都不可能將此當真。
鄭雪菊作為一名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不可能會被如此幼稚的 “玩笑話” 欺騙,她給劉乾珍和萬健民轉賬完全屬于自愿行為。此外,律師還強調,劉乾珍從沒有主動承認自己是乾隆皇帝,而且鄭雪菊的錢是轉到了萬健民的銀行卡,所以劉乾珍不應被追究詐騙的刑事責任。
面對如此顛倒黑白的言論,檢方當場予以駁斥。檢方指出,不論劉乾珍是否親口承認自己是乾隆皇帝,他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產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這兩點就已經構成了詐騙罪的關鍵要素。
況且,劉乾珍詐騙的金額特別巨大,絕不是一句簡單的 “鄭雪菊有沒有常識” 就能敷衍過去的。他的行為給鄭雪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終,法院經過審理查明,劉乾珍和萬健民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且涉案金額巨大。考慮到劉乾珍在整個犯罪過程中屬于從犯,法院依法判處他有期徒刑 10 年,并處罰金 10 萬元,同時責令他將所有詐騙所得錢財退還鄭雪菊。
而萬健民,作為這起詐騙案的主犯,并且還涉嫌多起其他詐騙案件,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15 年,并處罰金 50 萬元。隨著審判書的下達,這起令人啼笑皆非的 “乾隆” 詐騙案終于畫上了句號。
這起案件看似荒誕不經,卻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現實生活中,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騙子們往往利用人們的貪婪、善良或無知心理,精心設計各種騙局。
像劉乾珍和萬健民這樣的騙子,抓住了鄭雪菊渴望獲得巨額財富的心理弱點,編造出荒誕離奇的故事,一步步將她引入陷阱。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增強自身的防范意識,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尤其是涉及錢財等重要事項時,更要謹慎對待。
同時,對于那些看似誘人的 “機會” 和 “承諾”,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仔細分析其真實性和合理性。畢竟,天上不會無緣無故地掉餡餅,一旦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就很容易成為騙子的目標,遭受財產損失。
這起 “乾隆” 詐騙案,無疑是一個深刻的教訓,提醒著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要時刻保護好自己,避免陷入類似的騙局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