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0日訊(記者 郭輝 陳俊清) 從去年首次傳出經營困難,到宣布拿到上市公司東芯股份等資方的緊急注資,再到產品流片取得進展……在這整整一年時間里,GPU公司南京礪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礪算科技”)頻繁受到外界關注。
近日,礪算科技再度陷入“漩渦”之中。
具體來看,4月29日,一則于某招聘平臺發布的“GPU公司員工兼職網約車司機”的帖子引發業內廣泛關注。該平臺信息顯示,一名礪算科技后端研發人員發帖稱,該公司已連續兩個月暫停全員薪酬。
為真實了解礪算科技經營狀況,5月9日,《科創板日報》記者來到礪算科技相關辦公地點,有高管向記者稱,“新一輪融資最快上半年到賬” **-
礪算科技辦公地
現場:正常辦公
5月9日上午,《科創板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礪算科技辦公地。其辦公區內不時有礪算科技員工正常出入,且工位有多名員工正常辦公。
不過,《科創板日報》記者也注意到,雖多數工位有員工物品擺放,但也有較多工位上空無一人。
礪算科技某辦公地
**對于經營困難傳聞,《科創板日報》記者嘗試對現場的礪算科技員工進行采訪交流,但其多位員工對此均沉默不語,表示“不接受采訪”。
在礪算科技相關辦公室,該公司一名高管接受了《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他表示,礪算科技核心團隊一直保持完整,從去年接受來自東芯股份2億元規模投資以來,其員工規模有所增加,且為滿足公司業務拓展,礪算科技仍在招聘網站高薪招募新員工。此外,也很少有人主動離職。
東芯股份的一名高管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到,從去年投資至今,礪算科技并未進行裁員或者優化,也沒有降薪,并且在芯片送去流片的進程中,還為配合研發積極進行了人才招聘。
2024年5月,東芯股份曾宣布將以不超過2億元,對礪算科技的子公司進行增資,取得后者37.88%的股權。
不過,關于礪算科技是否存在網傳未按時發放員工薪酬的情況,礪算科技上述高管以涉及公司內部管理機密為由,并未正面回應。其承認近期舉行了一次全體員工大會,但拒絕透露會上具體交流內容,只表示,會上管理層盡可能進行了透明、坦誠的溝通。
東芯股份受訪高管則表示,從其截至目前(5月9日)了解的情況來看,礪算科技運營情況正常,目前公司也正在了解核實相關傳言。截至發稿,以上信息暫未有更新。
企業高管稱“新一輪融資最快上半年到賬”
東芯股份高管透露,該公司在去年完成對礪算科技的投資后,還曾協助礪算進行銀行貸款,并且相關資金也已到賬。而根據投資方此前的預算測算,礪算科技的運營資金能夠支撐到下一輪融資完成之前,也就是今年芯片回片點亮之后。
據了解,去年的融資資金除了用于GPU產品流片外,還包含了員工薪資包、設備采購等系列研發投入。按照礪算方面的說法,“整體來看,這筆資金順利幫助公司渡過難關,流片及運營都在按照原計劃執行,也達到了之前的預期?!?/strong>
據礪算科技與東芯股份雙方共同確認,礪算科技下一輪融資即將完成,資金將馬上到賬。另外,東芯股份表示其不會參與礪算的新一輪融資。
對于新一輪融資的資方背景,礪算科技高管透露,主要包括大的國央企商業化基金以及地方產業基金。該公司目標今年上半年完成融資到賬。“公司投資人也非常認可公司團隊的實力跟技術,在產品出來之后,能讓投資人看到,后面的事情自然非常容易了?!?/p>
另外,關于媒體報道中指出礪算新老股東之間的矛盾,礪算科技與東芯股份雙方高管均否認這一情況的存在。
礪算科技高管表示,不存在這一情況,上市公司對公司資產的審計和評估非常正規、公允,且經過監管機構批準,老股東也同意了去年的融資方案?!皼r且普通員工無法知悉股東的想法,可能存在捕風捉影的情況?!?/p>
東芯股份受訪高管表示,他們之前跟礪算的老股東聊的“還是比較愉快的”,“當初關于礪算的重組方案,也受到了原股東及礪算創始人的支持,并不知曉市場所傳的股東糾紛消息源自哪里”。
首款GPU“難產”近4年
據東芯股份一名高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從其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礪算科技運營情況正常。不過就市場傳言,上市公司也在跟被投企業核實最新信息。
今年4月30日,東芯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截至其2025年一季報發布日,該公司對外投資企業礪算科技的G100芯片產品,已經完成首次流片的晶圓加工并進入封裝測試及產品驗證階段。
“從2021年8月到今天,我們用了近4年做一款芯片?!钡Z算科技前述高管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上述芯片很快就會點亮,可能是以日計算?!?/p>
在被問及是否擔心回片驗證結果及對外銷售時,該高管稱,礪算已經跟客戶共同為產品的導入做了許多前期工作,并且產品定義完全基于客戶的需求,G100產品的客戶正在“等米出鍋”,并不擔心產品驗證結果及銷售的問題。
而礪算自研IP的GPU產品長達數年的“打磨”,在產業投資人眼中形同“難產”,這也反映出半導體產業特征及初創算力芯片公司的發展困境。
有半導體產業投資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GPU項目的投資是持久戰,如果缺乏自身穩定收入與資金來源、找不到應用場景,靠暫時來自投資機構的輸血只能解一時之急。另外,自研IP需要的投入更高,相應對風險控制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東芯股份受“拖累
去年以2億元投資礪算科技的東芯股份,亦因前者陷入“漩渦”中而受到市場關注。從東芯股份披露的最新財務數據來看,這起投資加重了其過去一年的經營負擔。
從產業投資方而言,早在國產GPU在2021年前后成為一級市場風口時,半導體產業投資人對相關項目的選擇就非常謹慎。不過也有投資人表示,行業當前還處在洗牌階段,“淘汰賽還沒打完,現在跑出來的頭部幾家未來可能還會面臨市場格局的變化。”
事實上,東芯股份2024年5月公告以對外投資跨界GPU賽道,并不被所有人都看好。彼時,有投資人認為,GPU自研困難的癥結在于研發管理,如果處理不好研發管理的問題,即使是有上市公司投資并購也沒有用。
盡管東芯股份對礪算科技投資后沒有形成絕對控制,被投企業不需要與上市公司并表,投資時機也是標的的估值的相對低點,但是回看去年的2億元投資,對東芯股份來說,短期內仍難言是一筆劃算的生意。
2024年,東芯股份自身亦面臨盈利難題。去年,其營收為6.41億元,同比增加 20.80%;歸母凈利潤為-1.67億元,虧損收窄45.42%。**其中虧損的部分原因在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對礪算科技的投資后,當期確認投資虧損。
今年一季度,東芯股份繼續確認對礪算的投資虧損約1478萬元,期內歸母凈利潤為-5924萬元,同比虧損擴大。**
另外,2024年末東芯股份貨幣資金較年初下降56.95%,原因也在于對礪算科技的投資及回購等操作。而2024年,也是東芯股份自身以高投入推動存儲芯片制程升級及可靠性水平提升的關鍵一年。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東芯股份研發費用為2.13億元,這幾乎與對礪算科技的投資相當,占其當期營業收入的33.27%。
財聯社創投通顯示,2022年,也就是礪算科技成立的第二年,這家公司便因接連完成數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天使輪融資,以及過億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受到產業和資本圈的關注。若包括礪算科技2024年子公司接受東芯股份等多方的增資在內,迄今為止這家公司已完成四輪融資,前三輪融資的出資方囊括達泰資本、將門創投、萬物創投、海松資本、協立創投、君桐資本、活水資本、哲方資本、錢塘產業集團等眾多機構。
據了解,礪算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孔德海、宣以方、牛一心,此前均在GPU行業知名公司有近30年的從業經歷。
宣以方畢業于臺灣交通大學,1992年曾是S3公司GPU創始團隊成員并任研發部副總裁,領導實現15代GPU芯片量產;孔德海1984年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本科專業,自1992年起從事GPU芯片研發,是中國第一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設計師,在硅谷有20多年芯片研發、管理、投資經驗,曾在中美GPU公司任管理職務,還曾參與創立三個硅谷天使基金;牛一心在1994年加入S3,是首個S3D引擎的研發者,也是全球第一代3D加速GPU芯片ViRGE的負責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