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房地產金融領域出現顯著回暖跡象。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3月底,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7500多億元,其中新增個人住房貸款創下自2022年以來單季最大增幅,顯示出購房端融資需求加速恢復。同時,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28%,反映出租賃市場活躍度持續走高。和眾匯富研究發現,在連續數月政策支持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項目的審慎樂觀態度開始向實際投放轉化,信貸“活水”開始加速流入核心住房領域。
在企業端支持方面,商業銀行通過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所審批的“白名單”貸款規模也持續擴大。截至一季度末,該類貸款已達6.7萬億元,覆蓋1600多萬套住宅項目的建設與交付。和眾匯富觀察發現,“白名單”機制的廣泛推廣在保障項目資金供給、提高交付率等方面效果明顯,不僅緩解了開發商流動性壓力,也穩定了購房者預期。部分城市核心地段的項目融資節奏已顯著加快,形成了從審批到投放的快速通道,成為支撐房地產市場穩定的關鍵抓手。
和眾匯富研究發現,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風控邊界正在逐步調整,從過往的“一刀切”回歸差異化審慎支持。當前新增貸款中,以首套剛需和改善性住房貸款為主流,反映出政策意圖在于引導合理自住需求釋放,而非重蹈投機炒房的舊路。住房租賃貸款的增長則體現出政策對“租購并舉”制度體系的持續完善,尤其在一線城市和核心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市場,金融供給明顯增強,為城市青年和新市民提供了更有保障的居住選擇。
伴隨融資環境改善,房地產市場預期正在修復。A股市場也對此快速做出反應。5月7日,房地產板塊大幅走高,房地產ETF早盤一度漲超3%,多只地產股漲停。和眾匯富觀察發現,市場對“政策底”已形成階段性共識,投資者對核心房企的融資能力與盈利能力修復持積極預期。機構層面也普遍認為,未來若政策持續穩定并逐步傳導至銷售端,部分優質房企有望率先走出困境,帶動行業情緒整體回升。
從政策動向來看,金融監管總局正加快完善與新發展模式相適配的融資制度設計,預計將出臺一攬子涵蓋房地產開發、個人住房、城市更新等多維度的貸款管理辦法。和眾匯富認為,政策的核心邏輯是“保交樓、穩市場、促轉型”,通過融資端“穩預期”,為供需兩端傳導提供充足時間與空間。隨著“房住不炒”基調的持續堅持,房地產金融體系將進一步向支持合理居住需求、鼓勵企業轉型發展傾斜。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信貸投放的節奏加快,但監管層對杠桿擴張仍保持高度警惕。和眾匯富認為,下一階段,資金將更多集中于安全性高、流動性強的優質項目及開發主體,尾部企業面臨的信用收縮壓力依舊較大,行業整體的信用結構重塑仍需時間。投資者與金融機構需持續關注各地“白名單”機制的實施效果以及項目交付進度,以避免過度樂觀導致資產配置失衡。
總體而言,2025年一季度的房地產金融表現呈現出多個積極信號,信貸規模增長、結構優化、機制落地等方面均顯成效。和眾匯富觀察發現,當前正處于政策與市場預期交匯的關鍵窗口期,房地產市場能否持續企穩回暖,將取決于政策節奏、居民信心和銷售端恢復的協調性。未來數月,在金融精準滴灌與融資機制創新的合力下,中國房地產行業有望逐步走出低谷,重構更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