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付政浩發文稱,民營俱樂部這兩年處境艱難,他了解到CBA這兩年有數家俱樂部渴望賣隊,但到處詢價都沒有找到接盤俠。
“民營職業體育俱樂部日益式微已成大勢所趨。楊鳴指導近期直言遼籃作為民營俱樂部在追求球員時很難和國企俱樂部競爭,這番扎心的大實話引發熱議。”該媒體人在社媒上寫道。
“我看還有不少網友對CBA民營俱樂部的訴苦嗤之以鼻,動輒就說‘不想干就退出,你不干有的是企業想接盤’云云。但我了解的一個現實情況就是,CBA這兩年渴望賣隊的那幾家俱樂部到處詢價卻很難找到接盤俠。”
該媒體人透露,CBA民營俱樂部的母公司不少都是房地產行業或產業鏈條的一環。他們貼錢搞體育不僅能提升企業商譽,更重要的能在拿地方面能有優惠政策或直接獲準開綠燈,所以民企大手筆投資體育充滿干勁。
但這幾年,經濟下行,各俱樂部母集團都在艱難轉型,已很難給俱樂部大規模輸血,俱樂部需要自我造血獨立求生。
至于地方體育局,他們本身就是清水衙門,平時很難給予俱樂部足夠的經費或補貼,至于在全運會年份才可能給予高額獎金。而不少國企球隊現在是一門心思聚焦主業,遇到需要履行國企社會責任時也只肯兜底保民生、保就業,給體育兜底不在這一范疇內。
這些年,CBA的民營俱樂部的確愈發艱難,包括遼寧隊、廣東隊在內的豪門球隊,投資力度遠遠無法和國企球隊相比。廣東隊這兩年更是屢次傳出陷入財力艱難的窘境,深圳隊和廣州隊兩支球隊去年夏天更是拆隊重建。一些民營俱樂部比如四川隊還多次傳出欠薪。
民營俱樂部中,只有新疆隊這兩年的投資力度還算比較大,但和巔峰時相比,新疆隊這兩年的投資也有明顯差距。
整個CBA,只有上海隊、山西隊、北京隊和北控隊等國企球隊,在引援上還保持了足夠的力度。
CBA如此,中國的NBL聯賽更是如此。本賽季,河南隊退出NBL后,NBL今年只有9支球隊參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