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李鐳
作為中國衛生用品、紙類產品領域的知名品牌,心相印想必眾人皆知。然而,在日前,心相印“客服辱罵顧客并送冥幣”被沖上熱搜,引發全民憤慨。
5月8日,多名消費者在社交平臺反映,咨詢淘寶平臺“心相印官方旗艦店”商品時,遭遇客服“專屬顧問22號”惡意辱罵及侮辱性補償言論。
據悉,該客服在對話中使用“您全家遲早被砍”、“給您補償1000元冥幣可以嗎”等極端語言,并聲稱“我們客服就是這么囂張”、“投訴成功的話店鋪怎么開到現在”。
截至5月9日,在微博平臺上,該條熱搜閱讀量高達3669萬。
同一天,心相印母公司恒安集團(01044.HK)對外表示,目前已經掌握這個情況,排查的結果是該賬號存在異地登錄,目前正在緊急核實,會對相關人員進行頂格處罰,后續會對消費者做出補償。
除此之外,有恒安集團工作人員還稱,公司已經報警。
如果不是真正被黑客盜號這種荒誕情況的話,心相印顯然將迎來災難性后果。這名“專屬顧問22號”到底是誰?相信在當下科技手段非常發達,包括相關部門偵查迅速啟動的情況下,不需要太多時間,就能清清楚楚查明。
據恒安集團在某招聘平臺的信息顯示,電商客服專員要求早晚班工作制,每月6天休息,其中晚班時間為16:00-24:00。
倘若屬于心相印內部人員,且無論該人員是否準備離職,那么其個人包括心相印品牌都將為此付出相當大代價。
外界也不禁在問,公司基本客服管理制度是怎樣的?在客服與消費者溝通過程中,是否有基本規范要求?公司對于客服是否有全流程的監管制度?
至少從該事件的曝光來看,顯然不是心相印主動披露并詳細介紹的,可以說公司目前也是一頭霧水,只知道登陸IP在異地。
對于心相印的客服服務態度,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吐槽聲音。
今年3月17日,一位消費者投訴稱,“于2024年10月在支付寶心相印旗艦店購買了心相印衛生紙,打開后發現質量有問題,第一時間聯系客服,無人回復我,后面投訴客服說會聯系我,一年過去了也沒人回復我,麻煩來個人給我打電話處理。”
2024年7月31日,有消費者表示:“7月26和7月27日在支付寶心相印官方福利社直播間兩次購買濕巾,下單的時候是4包40片,下單后變成2包20片,聯系客服告訴我就是2包20片,客服不去驗證改正問題卻把我拉黑,不解決問題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明明是心相印的問題卻讓消費者承擔,全程下單都有錄屏,我不知道是系統問題還是故意漏發,家里的抽紙手帕紙濕巾廚房紙基本都是心相印,用心相印這么多年真讓人寒心。”
那么問題來了,心相印在客戶服務方面,是個別出現問題,又或是在制度完善方面還需要持續加強?因而這次侮辱客戶事件,需要公司認真檢討各個環節,最好可以給出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這樣才能令消費者看到公司不推諉想真誠解決自身問題的決心。
這看似容易,卻也并不容易。
據天眼查及官網顯示,恒安集團創立于1985年,是國內生活用紙和婦幼衛生用品龍頭企業,于1998年12月8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1年6月7日,恒安國際入編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恒安旗下擁有安爾樂、心相印、七度空間、安兒樂四枚中國馳名商標,衛生巾、紙尿褲、生活用紙三大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占率名列前茅。
事實上,對于本身業績就出現大幅下滑的恒安國際而言,此次可謂更加雪上加霜,這無疑進一步影響公司產品銷量。
2024年,恒安國際實現營收226.7億元,同比下滑4.62%;歸母凈利潤22.99億元,同比下降17.93%;毛利率32.31%,同比下滑1.39個百分點;年化投資回報率9.76%,同比下滑2.63個百分點。
年報顯示,紙巾是恒安集團旗下第一大盈利業務,2024年實現收入134.2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跌2.4%;在公司整體收入中的占比約59.2%;分部利潤虧損2.45億元,上年同期盈利約2.44億元。
消費者期待恒安集團能迅速就“專屬顧問22號”侮辱事件給出答案。與此同時,心相印在銷量和口碑上也等不起,拖不起。(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