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脾虛的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吃點東西肚子就脹氣,渾身沒力氣,手腳發軟,身體沉重。
這些看似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實際上病根往往藏在肝里。
當肝經出現瘀堵時,氣血運行就會受阻。肝臟的疏泄功能失調,膽汁排泄也會出問題,這時候容易口苦、脅痛。
肝氣不舒還會影響脾胃運化,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這種腹脹問題,關鍵要解決肝經瘀堵,脾胃功能自然恢復。
今天,邀請到宏韻中醫唐永祥主任,給大家分享一個名方,疏肝化瘀,肝脾同調。
這個方子就是肝脾調和方。
組方:當歸、川芎、香附、桃仁、金錢草、龜板膠、炙甘草
當歸、川芎促進肝經氣血暢通,化解瘀滯。
香附專門疏通肝氣,化解兩肋脹痛。
桃仁擅長化解瘀血沉積,配合前兩味藥增強疏通效果。
龜板膠能軟化硬結組織,對長期肝瘀形成的結節有幫助。
金錢草負責清理肝膽濕熱,甘草調和所有藥材,保護脾胃。
多藥協同,通過疏肝化瘀為主,健脾和胃為輔,專門解決由肝瘀引起的腹脹問題。
結合真實門診案例分析:
42歲的藍先生腹脹反復發作8個月,飯后脹氣尤其明顯,胃鏡檢查未見異常。
面診時發現他舌質暗紫、舌下靜脈迂曲發黑,按壓右肋下有明顯痛感,大便粘膩不成形。辨證為肝血瘀阻兼脾虛濕困。
唐永祥主任在肝脾調和方基礎上加減治療:增加桃仁加強化瘀,金錢草加強利膽,加入茯苓利水滲濕。
服藥一周后,藍先生反饋腹脹發作頻率減少,口苦癥狀消失。
調理半個月后,舌下靜脈顏色明顯變淡,飯量恢復至正常水平。
這個方子的精妙之處在于"攻補兼施"。既用活血藥疏通肝經瘀堵,又用滋陰藥養護肝臟,同時兼顧脾胃運化功能。
尤其適合以下人群:
- 飯后腹脹明顯者
- 長期應酬喝酒人群
- 檢查發現脂肪肝/膽囊炎
- 伴隨口苦、脅痛癥狀
- 身體困重容易疲勞
要注意的是,臨床使用時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比如瘀血嚴重者加三七粉,濕熱重者加茵陳,脾虛明顯者加炒白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