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盜版于影視行業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甭管你是幾億巨資的春節檔院線電影還是幾十萬粗制濫造的廉價短劇,盜版商一視同仁,能傳播的絕不留下。電影行業和長視頻平臺每年都得花上大力氣去整治盜版內容,可按下葫蘆浮起瓢,長內容的版權還沒守好,微短劇的盜版已然猖獗。
最近,犀牛君發現盜版短劇是愈發地倒反天罡。
我們在某平臺搜索一部熱播短劇時,最先跳出來的不是戰報通稿也不是觀眾劇評,而是某公司發布的付費看全集盜版網站廣告鏈接。從小程序短劇時期到如今各平臺短劇體系化發展,短劇市場規模是日漸壯大了,可盜版現象卻也有增無減。這些盜版商,怎么就盯上了微短劇這塊肥肉?
盜版短劇,產業齊全
盜版短劇的盜法多得著實讓我們有些瞠目結舌。
在淘寶、拼多多、閑魚這類主流電商平臺上,隨便鍵入幾個關鍵詞,就能跳出來大量出售盜版短劇的商品,盜版資源鏈接合集、盜版網站、盜版軟件、盜版小程序等多類形式一應俱全,定價從不足1元至20元左右不等,許多盜版資源商品銷量都達到了上千件。
而除了這種明碼標價的盜版資源銷售外,在B站、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在搜索免費看短劇等關鍵詞后也能迅速跳出各類盜版搬運、引流頁面。
此前聽花島VP李元君曾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其出品爆款短劇《家里家外》在快手平臺上卻存在著大量盜版視頻合集、話題,甚至通過篡改片名的方式,逃避版權方的維權追查。截至發稿前,犀牛君在快手平臺搜索關鍵詞仍能跳出該劇的盜版合集引流頁面。
值得玩味的是,這些頭部平臺自身也都在積極投身短劇內容布局,引入正版短劇內容。頭部平臺尚且防不住在暗處滋生的盜版商,又何況是天高皇帝遠的第三方平臺?手段五花八門,只有你搜不到的資源,沒有他們搬不了的短劇。
事實上,受盜版侵害的項目不僅限于國內短劇,還有一批盜版商專門拿出海短劇下手。將出海短劇批量盜取,再通過自研軟件低價銷售空手套白狼。無獨有偶,也有海外MCN打起了內銷轉出口的主意,把國內平臺上架的短劇打包下載上傳至Youtube等海外平臺,換個封面改個劇名,盜版短劇就搖身一變成了新作品。
如今國內短劇遍地一本多拍,若不仔細研究這些盜版短劇內容,一時間還真分不清這些劇是什么來路。
其實深挖這批盜版短劇的泄露方式,無非是三種主要路徑——要么在制作過程中從工作人員手里意外泄露,要么被盜版商經由片方工作網盤破解盜取,要么就是在短劇上線后通過爬蟲軟件盜取內容再搬運發放,最終經由網盤、社交平臺、電商平臺、第三方網站/小程序等渠道多次傳播。
甚至不排除有一些短劇多輪分銷方監守自盜,一邊利用正規渠道拿下短劇版權,另一邊再利用盜版發行方式直接toC銷售。再擦邊球一些的,也有不少賬號在社交平臺上把短劇剪輯成各種視頻片段或是直接來段二創視頻解說。
眼熟不眼熟?翻回到七八年前,長視頻平臺上的長劇也是這個待遇。
這套盜版產業鏈如今就是這般全方位滲透微短劇市場,究竟從平臺方、片方手里偷走了多少應有的付費收入或是觀看流量,根本無法計算。
被盯上的“肥羊”
為什么盜版商光就著微短劇這一只羊薅羊毛?這是筆很容易算出來的經濟賬。
平心而論,當今文娛市場,像短劇這種一本萬利的產品確實不多了。體量短小、項目眾多、受眾瘋漲,簡直是盜版商走量的圣體。
而由于短劇行業正處于從野蠻發展到規范發展的過渡階段,行業目前也還缺乏相應的版權保護法規,加上大批短劇項目都是多平臺分銷上線,溯源困難,保存證據更難。
更重要的是,相較于長視頻平臺花費數年時間培養出付費習慣的長劇觀眾,原本也是低廉代名詞的短劇受眾并非都有較強的付費意愿。大行免費模式的紅果短劇之所以能夠降維打擊同行在短期內獲得如此高月活,足以體現短劇觀眾的付費意愿有多低,又對免費、低價事物的需求有多強。
光沖著這些理由,短劇就很難不被盜版商們覬覦。
盜版愈發猖獗,行業為什么還在“戰略性放置”?這還是得算一筆經濟賬。
一來,許多平臺發展短劇的初衷就是長內容投入多、風險高,出于降本增效心理轉投風險更低的短內容。
坦白來說,從ROI角度來思考,平臺和片方有這個工夫與其去為了短劇版權費心費力加班蹲守,還不如抓緊時間多生產、上架一些新短劇,畢竟行業風口可能隨時消退,抓住紅利加大產能才是硬道理。
二來,短劇的短生命周期也導致了作品受盜版沖擊更大。
如今很多盜版短劇都能做到與正版短劇幾乎同步上線,待項目完成口碑發酵之時,盜版資源也早就四散。如果為了少量短劇盜版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收集證據,再等待漫長的維權周期,最終仍可能無法挽回損失不說,項目熱度也有可能已經消散。
更別說從現實角度出發,短劇這種量大批發的快餐消費文娛產品,短短一個春節檔就能生產出來上千部,真想去監管審核,從技術、審核層面防范盜版更需要高昂人工成本。
倘若有余力根治短劇盜版,各大平臺又何苦費勁降本增效?
版權保護是微短劇的行業性軟肋不假,但總得有人站出來,才能讓更多人意識到版權的重要性。
去年7月,為維護微短劇行業版權秩序,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微短劇版權保護倡議書》。今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隨后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紅果等平臺宣布下架上千部違規微短劇。
除了上級部門的動作外,行業內也有了不少向盜版商勇敢硬剛的片方。就在4月中旬,一起涉案金額超千萬元的短劇侵權刑事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映宇宙集團旗下廣州快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報案后,經警方縝密偵查與專項行動,已有武漢兩家涉案公司被成功查處,多名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或許他們的追訴沒法讓短劇損失的流量、付費金額回來,但維權的人多了,才能讓打擊盜版短劇這件事更有震懾力。
這件事,恐怕還真需要集全行業之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