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137屆廣交會成功舉辦
參展企業(yè)數(shù)量、到會境外采購商人數(shù)
等多項指標刷新歷史紀錄
華南理工40名留學生志愿者
活躍在這一舞臺上
占本屆廣交會專業(yè)外語志愿者的一半
他們化身“青年翻譯官”
用多語言連接全球客商
正能量展示華工留學生風采
助力廣州打造“國際會客廳”名片
在這支隊伍中,有這樣一位留學生:她精通英文、中文、孟加拉語、印度語、烏爾都語等五種語言,兩次參加廣交會,從志愿新人成長為團隊負責人,用實際行動搭建起商業(yè)溝通和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她,就是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2級本科生TAJBIA(阮詩德) 。
結緣華工
“這里是我第二個家”
早在決定來中國留學之前,TAJBIA就對中國著迷了。高中時,她常觀看中國的電視劇和電影,被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現(xiàn)代發(fā)展深深吸引。而中國大學所提供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前沿研究機會,成為她做出決定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經過對比,TAJBIA選擇了入讀華南理工大學新聞學專業(yè)。她熱愛著寫作、講故事和深度思考,希望通過新聞向他人進行傳遞和表達。在她看來,中國快速發(fā)展的媒體與通信技術,帶來更廣泛的受眾,為新聞事業(yè)帶來無限機遇。她期待能在華南理工這片學術沃土上錘煉本領,擁抱新技術和新平臺,為將來的事業(yè)打下基礎。
談及入學近三年來的經歷,TAJBIA的眼里閃閃發(fā)光。
剛來中國時,新冠疫情還沒完全結束,住在隔離宿舍的TAJBIA,本以為自己會“享受”一個人的孤單。然而,老師的關懷和同學熱情的幫助無微不至,讓她迅速把這里當成了“第二個家”。
來留學之前,TAJBIA曾經通過網絡和朋友做過一些調研,對中國、對廣州有一定了解。“然而來了之后,這里 的美麗、有序和整體氛圍遠超我的想象, ”TAJBIA 感慨道, “校園環(huán)境、教學設施都是一流的,師生之間的相處溫暖融洽,處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
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晦澀的理論知識,還是復雜的實踐技巧,老師們都會傾囊相授。精心組織的小組討論和實驗課,兼具趣味性與專業(yè)性,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用TAJBIA的話來說:“你很難挑出一個最喜歡的老師,因為所有的老師都很好,他們總是不遺余力地確保你理解學習內容”。
在與同學相處時,TAJBIA和國際學生、中國同學都結下了深厚友誼。大家經常一起鉆研課業(yè)、共享學習資料,在項目研討中各抒己見、相互啟發(fā),共同構建起溫暖且充滿力量的學習共同體。
課余時間,TAJBIA仿佛無所不在。擔任留學生聯(lián)誼會副主席,組織國際文化節(jié)和留學生新年晚會,舞臺上、球場上和學術研討會上也處處都有她的身影。“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我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分享,不僅增進彼此的友誼,也加深了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不同的文化讓這個大家庭更加多彩和溫馨。”
在華南理工大學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求學,TAJBIA覺得自己收獲滿滿,也迫不及待想要向別人傳遞這種溫暖。而廣交會的到來,成為了心里這顆種子破土而出的契機。
2023年,TAJBIA第一次加入了廣交會志愿服務團隊。在這里,她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客商提供幫助,收獲了寶貴的志愿服務經驗,廣交會的活力與影響力也讓她收獲了進一步的成長。
蝶變成長
從小組長到負責人
首次參加廣交會志愿服務時,TAJBIA被任命為團隊中的小組長。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她積極組織和協(xié)調資源,在服務過程中高效溝通工作事宜、解決遇到的問題,并作為團隊代表接受媒體采訪。
這一經歷讓她體驗到了跨視角的對話,也意識到了自己統(tǒng)籌協(xié)調的潛力。隨之而來的成就感和責任感,激勵她渴望在下一屆廣交會志愿服務中承擔更大的職責。
于是,在今年廣交會志愿服務籌備階段,TAJBIA就主動請纓擔任留學生團隊負責人。招募信息發(fā)布后,她第一時間報名,懷揣著帶領團隊服務盛會的熱忱,再次踏上志愿之旅。從初入團隊的 “執(zhí)行者” 到統(tǒng)籌全局的 “組織者”,TAJBIA又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今年,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組建的留學生志愿服務隊多達40人,來自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約旦等14個國家。TAJBIA深知這支國際學生志愿者隊伍的獨特之處——不同的語言能力、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
TAJBIA并不諱言負責人身份帶來的巨大壓力,但她巧妙地將注意力從壓力本身轉移到團隊的共同目標上,聚焦于提升服務水平,為每一位客商打造優(yōu)質的服務體驗,同時讓團隊成員在志愿服務中感受到自我價值。
在實際管理中,她總是微笑滿面,與來自不同國家的志愿者溝通,根據每個人的語言優(yōu)勢、專業(yè)背景,科學合理地分配任務,最大限度整合團隊資源。比如讓擅長中文的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同學,承擔起起草宣傳資料、對接管理方的工作;而以英語為母語的同學,則負責統(tǒng)籌團隊事務,確保與留學生群體及外國客商的高效交流。這種 “人盡其才” 的管理模式,讓團隊成員各展所長,成功跨越文化差異,實現(xiàn)了緊密協(xié)作。
TAJBIA十分重視各方對于志愿服務的反饋,并會把每一次成功的經驗和收獲的贊揚都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有一次,外國參展商臨時提出預訂酒店和指引付款的請求,她迅速與督導以及團隊志愿者密切配合,與參展商和酒店持續(xù)溝通,跟進每一個處理步驟,妥善解決了問題。TAJBIA迅速總結、優(yōu)化流程,把處理方法分享給團隊成員,得到大家的點贊和信任。
對于同樣渴望成長為負責人的同學,TAJBIA建議,要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溝通技巧,在工作中展現(xiàn)可靠性和奉獻精神。同時,要重視溝通交流、團隊合作和以身作則。她認為,領導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持續(xù)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保持開放心態(tài),接納新經驗、新機遇,才能不斷進步。
兩次參加廣交會的經歷,也極大影響了TAJBIA的職業(yè)規(guī)劃。對國際貿易流程、商業(yè)談判和文化多樣性的接觸,激發(fā)了她的濃厚興趣。未來,她將把自己的專業(yè)和國際商務結合在一起,不斷拓展自己的成長可能。
對TAJBIA和他的小伙伴來說
在廣交會這個國際大舞臺上
除了收獲個人的成長
也帶來多文化交融和更寬廣的 全球視野
“共同的廣交會志愿服務經歷
增進了我們的友誼
加深了我們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
我們是一個大家庭
不同的文化讓這個大家庭更加獨特和親切”
在實踐中拓展個人邊界
在互鑒中促進集體成長
TAJBIA,好樣的!
華南理工留學生志愿者團隊,
為你們點贊!
華南理工大學 學生記者團
采訪:李橋順
文:鮑恩 海珠區(qū)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
初審:鮑恩
二審:盧慶雷
終審:鄒浩
華工原創(chuàng),版權所有
若需轉載,敬請聯(lián)絡
郵箱:hgxcb@scut.edu.cn
“分享”“點贊”“在看”,記得一鍵三連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