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儋州,驕陽似火。
在儋州市思源實驗學校教室里,嶄新的空調正全力運轉,源源不斷地送來涼風,八年級學生曾月蓉與她的同學正安靜地看著課本,臉上洋溢著舒心的微笑。“以前每到5月,悶熱的天氣讓人根本靜不下心來學習,坐在教室里,身上黏糊糊的,別提多難受了。現在好了,教室裝上空調了,我和同學可以安心地聽老師講課、學習了。”曾月蓉開心地說道。
這份來之不易的清涼得益于2024年儋州全力推進公辦中小學校空調配置工程。僅去年,全市共為78所中小學校2008間教室(功能室)配備了空調,63所中小學校完成電力擴容和線路改造工作。這一系列舉措,既為師生驅散了夏日的酷熱,營造了舒適的教學環境,也為提升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思源實驗學校學生在裝有空調的教室上課。
在教室照明改造方面,儋州市思源實驗學校同樣實現了“煥新升級”。走進教室,全新的護眼燈整齊排列,柔和而均勻的光線灑在課桌上。這些護眼燈采用先進的照明技術,既保障了學生用眼健康,也有效降低了學生近視的風險。“現在光線很舒服,看書、寫字眼睛不再感覺累了。”五年級學生邵雨涵興奮地說。
儋州市思源實驗學校總務主任許炳鵬在學校工作已有14年之久,他見證了學校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過程。看著教室里的空調和護眼燈,他感慨萬分:“這些年學校的變化太大了,配備空調和護眼燈,實實在在地給師生營造了舒適的教學環境,大家可以更專注地投入到教學中了。”
位于儋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南豐中學也經歷著蛻變。因為風吹日曬等種種原因,學校的瀝青操場缺損嚴重,給學校開展課外活動、師生進行體育鍛煉帶來了諸多不便。如今,隨著彩色塑膠跑道的落成使用,這個運動空間已成為最受師生歡迎的“活力磁場”。課余時間,師生們在嶄新的跑道上競逐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整個校園上空。
南豐中學學生在嶄新的運動場上參加活動。
據南豐中學校長陳良謨介紹,學校條件改善后,師生們有了更好的鍛煉和活動空間。此外,學校還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將民族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校園建設和課程設置當中,硬件升級與文化浸潤雙管齊下,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升。
近年來,儋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教育民生工程,積極主動作為,推動一系列省級、市級民生項目相繼落地開花。從教室普及空調、護眼照明改造,到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中小學校運動場地改善,這些民生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更溫暖了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心。
“教育投入要讓人看得見溫度、摸得著幸福。去年,儋州加大力度改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中小學校的運動場地,蘭洋中學、蘭洋中心校、雅星中學、雅星鎮中心校、南豐中學等5所學校運動場地改善項目已完成。”儋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發力,推進落實寄宿制中小學熱水洗浴供應項目等民生工程,確保教育惠民實事“不斷檔”,以實際行動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每一位儋州學子都能享受到教育惠民實事的成果。
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符武月
編輯:李佳峰 審核:萬善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