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傍晚至10日凌晨
威寧自治縣遭受強對流天氣
據氣象部門統計,全縣境內共計
5站暴雨、36站大雨、28站中雨、35站小雨
與此同時,全縣觀測點中
共有32個站點達到6級以上大風
13個站點達到8~9級大風
1站達到11級暴風
最大風速為30.8m/s
全縣境內共有23個鄉鎮出現冰雹天氣
最大直徑40毫米
頃刻間,密集的冰雹砸向城區、鄉村,城市內澇、農田受損。不少網友質疑:如此嚴重的冰雹氣候,為什么沒有進行人工防雹?氣象局在做什么?
為此,記者第一時間來到威寧自治縣氣象局進行采訪:
有沒有進行人工防雹作業?
記者了解到,自治縣氣象局于5月9日20時02分發布了冰雹橙色預警信號,22時15分升級為冰雹紅色預警信號,紅色預警信號為最高級別。
炮站開展防雹作業(氣象局供圖)
與此同時,在發布預警之前,自治縣氣象局從9日19時54分至10日1時37分持續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共組織小海、觀風海、中水、兔街、云貴、玉龍、馬踏、雪山、紅巖、秀水、上關口、石板河、新發、新升、松山、雙龍、龍街、羊街、茨營、石門、爐山、嘎基、鹽倉等29個炮站開展防雹作業,共計實施人工防雹作業40次。
既然進行了人工防雹作業,那為何昨晚的冰雹還是來勢洶洶?
什么是人工防雹?所謂人工防雹,是采用人為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產生冰雹的云層施加影響,使云中冰雹胚胎不能發展成冰雹,或者使小冰粒在變成大的冰雹之前就降落到地面,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
冰雹想打就可以打嗎?
當然不是!開展人工防雹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一是時機條件。冰雹從形成到消亡的時間非常短,一般在15分鐘到30分鐘之間,來得快,消逝得也快,最理想的狀態是在冰雹云生成之初開展人工防雹作業。
二是空間條件。目前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點基本為固定作業點,作業范圍的半徑只有4~5km,冰雹云生成后,也需要考慮到高炮的射擊距離,是否能有效地撒播催化劑至冰雹云上部或有效產生爆炸影響。
三是空域條件。考慮航線及航空器安全,在開展人工防雹作業時還需要申請作業空域,以協調作業時間、作業方向等。
為什么人工防雹后還會有冰雹?
這就要提到人工防雹的兩個物理原理:
一是過量催化。即通過過量播撒催化劑,大量增加云層中人工冰雹胚胎,爭食水分,從而改變云和降水及冰雹的微物理結構,降低成雹條件,抑制冰雹的增長或使冰雹在降落前融化為小冰雹或雨滴。通俗來說,這個辦法就是放誘餌,跟冰雹搶水分,不讓冰雹“長胖”。
二是爆炸影響。通過爆炸,破壞積雨云形成冰雹的自然結構,特別是強上升區的垂直結構,促使大量小冰雹在增大之前溶化為雨滴和小冰粒,落到地面。通俗理解,這個辦法就是放炮仗,端了冰雹的“老家”,讓冰雹沒有成長的溫床。
但無論上述哪種辦法,都不能完全消滅冰雹,而是通過干預云團的手段,達到防災減災的目的,并非控制整個大氣。人工防雹在于防,而不是完全消滅。
氣象局副局長李茂(右)在分析研判雷達云圖
狂風暴雨冰雹夜,氣象局在做什么?
記者于5月9日晚10時許到達自治縣氣象局指揮大廳,一進門便能感受到凝重而匆忙的“戰斗”氣息:
氣象局班子成員及業務人員全部在崗。
氣象監測大屏前,時刻緊盯雷達云層圖的監測人員;
指揮臺,一手拿對講機、一手拿電話的值班人員;
氣象預警崗,對著聯系號碼薄,接連不斷向各部門、鄉鎮發出預警情報的工作人員;
凌晨1點時的氣象局指揮大廳
大廳里,還有步履匆匆,快步疾跑傳遞各類氣象數據、預警信息、人工作業記錄的工作人員……
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嘈雜的對講機呼叫聲、呼嘯的氣象監測預警聲、還有十余名值班值守人員往來奔跑的腳步聲,充斥在大廳的每一個角落。
記者進入自治縣氣象局大院時,還親眼目睹了一個突發情況:擔任監測預警、叫應部門響應工作的氣象員李丹,在沖向監測點查看雨情和冰雹體量時,踩到門口地磚上的冰雹,整個人從四、五階臺階上重重摔倒,被劃傷的右手瞬間鮮血直流。 而僅僅一個小時之后,匆忙到醫院包扎好傷口,李丹又急忙跑回了值班大廳。 當記者詢問她傷勢如何時,她輕描淡寫地說了句: “沒事,就縫了三針。 ”右手裹著還帶有血跡的紗布,無法握住電腦鼠標,她便換作左手操作......
右手裹著紗布的李丹,在與同事研判氣候情況。
記者手記:記者在氣象大廳采訪的4個小時當中,無時無刻感受到的,都是氣象人在面對極端氣候時,如赴戰場的緊張與沉著。每一個指令、每一份預警、每一通電話,聽到的都是氣象人“快快快”“立即、馬上”的催促聲......面對風云突變的強對流天氣,氣象人臨危不亂,堅守在各自崗位上,及時預警,沉著應對,帶領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防災減災避險。
氣象部門提醒:目前強對流氣候仍在持續,需防范暴雨引發的山體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災害,請廣大群眾持續加強防范。
威寧融媒記者 彭 凱 李云俠
通訊員 代 耀
編輯:周天貴 ▏責編:李云俠 ▏編審:何 歡
終審:趙 杰 ▏監制:馬勛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