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印度人上次吹噓他們的‘陣風’,所以我們瞄準了‘陣風’,這就是為何你們看到擊落了這么多。我們本可以擊落更多,但我們已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當地時間5月9日深夜,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系局(ISPR)主任艾哈邁德·謝里夫·喬杜里召開發布會,披露了7日凌晨印巴空戰的更多細節,涉及巴軍響應經過和5架印度被擊落戰機具體墜毀地點等。
根據喬杜里的描述,此次沖突中,巴空軍以零戰損擊落印度3架法制“陣風”、1架蘇-30MII及1架米格-29戰機。巴方通過雷達對印軍行動作出快速響應,在2分鐘內完成攔截決策;第一架“陣風”是在距離控制線53英里處(約93.3千米)被擊落的。
他特別駁斥了印度媒體針對霹靂-15導彈的虛假報道,并強調巴方已掌握所有擊落戰機的完整數據鏈證據,他還特別展示了一段截獲的陣風編隊的通話錄音,作為巴方戰果的證據。
喬杜里在回顧這場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空戰時說,印度首先發射高速導彈引爆了這場空戰,其中有3枚導彈落到了印度自己的控制區;巴軍雷達迅速鎖定了1枚射向巴領土的導彈,并用技術手段實施了攔截。
喬杜里介紹,7日凌晨00:10,巴軍發現印軍戰機開始在國境線附近集結;00:12分,巴空軍在兩分鐘內作出反應,隨后發現印軍大批戰機開始升空;00:30,印軍完成進攻組隊,巴軍決定再次給印軍吃點苦頭。
他說,印軍最初部署了60架戰機,巴軍電子識別出了其中14架為“陣風”戰機,后來印軍機隊規模增加到72架。巴軍則部署了42架先進戰機,巴軍的戰略是在特定區域集中兵力形成優勢,通過實力擊敗對手。
“他們見識到巴軍防御如此強大,在邊境地區發射了空對地武器,被巴軍識別到。”喬杜里表示,巴軍的戰略是最初保持威懾態勢,但在印軍發射武器后,巴軍迅速調整策略,在保全自身的情況下,將威懾轉為確保摧毀。
他說,正是由于印度此前一直吹噓“陣風”,所以巴軍把作戰重點瞄準了“陣風”戰機。“這就是為何你們看到擊落了這么多。我們本可以擊落更多,但我們已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喬杜里還介紹了擊落印軍戰機的具體位置。他說,第一架 “陣風” 戰機在距離控制線53英里處(約93.3千米),靠近斯利那加的地方被擊落。另外兩架“陣風”分別在距離控制線7英里(約11.2千米)的查謨附近和距離邊境23英里(約37千米)的巴廷達附近被擊落。
除“陣風”外,巴軍還鎖定并擊落了其他印度戰機。一架米格29在距離控制線8英里處(約13千米)被擊落;一架蘇-30MKI在控制線附近25英里處(約40.2千米)被擊落;
巴軍公布的印軍5架戰機和1架無人機的被擊落地點
喬哈里強調,巴方已掌握所有擊落戰機的完整數據鏈證據,彰顯了巴軍行動的精確性。他解釋說,雷達在鎖定戰機后會給目標電子標記,巴方可以精確掌握距離控制線100公里內的數據,隨著導彈發射,目標光點在雷達上消失,即可判定擊落。
喬杜里特別分享了一段截獲的“陣風”編隊的通話錄音,作為擊落證據。錄音內容大概是,印軍指揮官詢問呼號為“哥斯拉3”(Gozilla3)的戰機在哪里,經過一段沉默后,“陣風”編隊的另一架戰機說自己行動順利,但他看到空中發生了爆炸。
他形容,這個編隊里的所有人處于“痛苦和驚慌失措”的狀態。
喬杜里還展示了并對比了網上流傳的飛機殘骸和印軍“陣風”的對比圖像,強調擊落戰果的可信度。
眼下印巴沖突緊張局勢繼續升級。巴基斯坦10日宣布正式對印度啟動代號“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以回應印度方面持續不斷的挑釁行為,并“打擊印度恐怖主義,確保巴基斯坦的內部穩定和主權”。
另據巴基斯坦國家廣播電臺消息,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雷霆”戰斗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印度部署在阿達姆普爾的俄制S-400防空導彈系統。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同日援引一位“了解情況”的印度官員的話稱,印度方面目前正在對巴基斯坦發動的軍事行動做出回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