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中共太行軍區為適應抗戰勝利后國共局勢升級,對轄內軍事體系實施重組:將原第1至第6軍分區依次改稱第12至第17軍分區,重點強化太行山核心根據地的縱深防御與機動能力。至5月,根據中央軍委“集中主力、精簡層級”指示再度優化:第12軍分區復稱第1軍分區,扼守晉東南長治、潞城樞紐;第13、14軍分區合并為第2軍分區,整合豫北林縣、安陽力量以應對平漢線國軍威脅;第16、17軍分區合并組建第3軍分區,鞏固冀南邢臺、邯鄲一線;第15軍分區改稱第4軍分區,聯動太岳軍區屏障臨汾盆地。此次調整通過壓縮番號、整合資源,形成“核心樞紐—前沿支點”協同體系,不僅為后續上黨戰役、邯鄲戰役提供組織保障,更推動晉冀魯豫解放區由分散游擊向野戰軍協同作戰的轉型。
司令員 秦基偉
政治委員 李雪峰
副司令員 黃新友,趙輝樓
副政治委員 黃鎮,王維綱
參謀長 何正文
政治部主任 袁子欽
政治部副主任 周光坦
第23旅于1946年6月劃歸太行軍區建制。
旅長 賈定基
政治委員 車敏瞧
參謀長 張振華
政治部主任 孫灝正
第1軍分區轄區覆蓋河北贊皇、內丘及山西昔陽東部等太行山核心區域。轄新編第10旅第31團等主力部隊。解放戰爭初期,該分區協同太行縱隊參與邯鄲戰役、上黨戰役等作戰,鞏固晉冀魯豫解放區北部門戶;1947年太行軍區組建第六、九縱隊時,其基干力量逐步轉入野戰軍序列。
司令員 胡震
政治委員 冷楚
副司令員 王遠芬
副政治委員 馬芳廷,趙武成
參謀長 張蘊鈺
政治部主任 胡立信
第2軍分區防區涵蓋山西平(定)西、昔(陽)西及和(順)西等晉東戰略要地。轄新編第10旅第28、30團等主力部隊。解放戰爭初期,該分區參與晉冀魯豫戰場反攻作戰,包括配合主力部隊粉碎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進攻;1947年初,其所屬第38、39團被編入新組建的太行軍區獨立第1旅,逐步轉入野戰軍序列。
司令員 魯瑞林
政治委員 劉建勛
副司令員 韓衛民
副政治委員 于一川,張慧如
政治部主任 王大仁
第3軍分區核心防區覆蓋武鄉、襄垣等太行腹地,承擔地方武裝動員與支前任務。1945年11月,太行軍區主力部隊組建太行縱隊(后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其中第三軍分區769團等部隊成為該縱隊重要作戰力量。解放戰爭初期,該分區參與上黨戰役后勤保障及晉冀魯豫戰場游擊戰。至1947年第九縱隊成立時,第三軍分區部隊進一步融入新編野戰軍序列。
司令員 陶國清
政治委員 陶魯笳
副司令員 崔建功
副政治委員 谷景生,呂鴻安
參謀長 李承堯
政治部主任 王銀山
第4軍分區轄區涵蓋山西長治、陵川及豫北部分區域,扼守太行山南段戰略要地。轄第32團等主力部隊及地方武裝。該分區承擔根據地鞏固、兵員補給及后勤保障任務,所轄積善村醫院為前線提供醫療支持。解放戰爭初期,參與反“蠶食”斗爭及豫北游擊作戰,并于1947年部分部隊編入太行軍區獨立旅,轉入野戰軍序列。
司令員 黃新友(兼)
政治委員 劉毅
副司令員 安中原
副政治委員 劉剛,孔俊彪
參謀長 陳皓
政治部主任 孔俊彪(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