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基斯坦對印度展開大規模反擊,人們終于看到,美國恐怕在通過印巴沖突獲利。
5月10日,巴基斯坦發起代號為“銅墻鐵壁”的軍事行動,空軍越境打擊印度,襲擊新德里周邊目標,癱瘓了印度70%的電網,讓全世界看到了印度軍力的脆弱。
在巴基斯坦反擊印度的全過程中,有兩件事情,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
據觀察者網等媒體報道,5月10日,巴基斯坦空軍以JF-17“梟龍”戰斗機搭載高超音速導彈,精準摧毀印度旁遮普邦阿丹普爾地區的俄制S-400防空系統。
按照巴基斯坦方面的說法,這套價值高達15億美元的“防空王牌”,在實戰中僅支撐了數分鐘即被擊毀。再加上前幾日印軍蘇-30戰斗機被巴基斯坦空軍無傷擊落,俄羅斯的處境,正變得越來越尷尬;
同樣是在5月10日,巴基斯坦方面還披露了此前空戰細節。巴基斯坦空軍以殲-10CE戰機為核心,配合預警機、數據鏈和PL-15E遠程空空導彈,實現零戰損擊落5架印度戰機,包含3架“陣風”、1架蘇-30MKI、1架米格-29,并俘獲一名“陣風”飛行員。
當殲-10CE憑借有源相控陣雷達和PL-15E空空導彈、在160公里外鎖定“陣風”時,印軍戰機因數據鏈不兼容,雷達導彈系統落后,導致無法協同反擊。
正如巴軍發言人喬杜里所言,巴基斯坦本可擊落更多印軍戰機,但當前戰果已足夠展示實力。
要知道,法國陣風戰斗機的實力,在整個歐洲首屈一指。法國此前還宣稱,陣風戰斗機在實戰演習中成功擊落一架F-22隱身戰斗機,陣風是世界第四代戰斗機中的“王牌”。
可以想到,印度空軍不堪的表現,讓法國也感到萬分痛苦。目前,這場沖突已經不僅是印巴軍事對抗的升級,更成為中式裝備的“全球首秀”。
巴軍展示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幾乎完全壓制了印度依賴法、俄等國家拼湊的“萬國牌”武器庫。印巴空戰的核心差距在于作戰體系,印度雖擁有“陣風”、蘇-30MKI等先進戰機,但分屬不同技術標準,雷達、導彈、數據鏈互不兼容,導致“各自為戰”。
反觀巴軍,巴勒斯坦軍隊用ZDK-03預警機作為“眼睛”,構建了“空天一體”網絡。殲-10CE負責遠程打擊,梟龍Block3可攜帶電子吊艙干擾敵方雷達,紅旗-9B防空系統提供區域掩護。
從整體上看,中式武器成為了此次沖突中的大贏家。但人們也需要注意到,美國也通過印巴沖突,看到了“缺乏實戰驗證”的中式裝備的成色。
如果巴基斯坦軍隊打的不好,美國恐怕會在關稅戰中更加囂張,甚至對我國發起武力威脅;但如果印度輸了,美國就只想坐下來和我國談。
并且,通過這一戰,法國和俄羅斯的軍工聲譽掃地,最后贏家也有美國。最值得提防的是,百年變局東升西降,是整個東方難得的歷史機遇。如果亞洲戰亂,美國恐怕將會從中獲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