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韓國政壇在2025年5月10日迎來一場突如其來的劇震。就在各政黨即將截止登記總統候選人之際,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深夜宣布換將,臨陣拔掉初選勝出的金文洙,緊急啟用老將韓德洙出戰。這場猝不及防的政局調整,不僅暴露出執政陣營內部的深層裂痕,更給了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和其候選人李在明絕佳的反攻窗口。韓國總統大選尚未開打,戰局已現端倪:一方踉蹌失衡,一方穩步登場,這是一場注定充滿火藥味的終極對決。
李在明,這位歷經司法調查、媒體圍剿卻始終未倒的政壇“不死鳥”,在10日上午正式登記成為共同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這個動作并不意外,卻意義非凡。他代表的是一個在尹錫悅政權失誤頻頻、民怨沸騰的背景下日益壯大的反對派呼聲。他的參選,是一場對既有權力結構的強烈挑戰。他不再是那個只會提出“基本收入”的理想主義者,而是一個經歷了現實打磨、汲取失敗教訓的狠角色。李在明正在成為韓國底層選民、青年失業群體、經濟邊緣人群的希望象征。在高房價、低工資、高物價的三重壓力下,民眾已經厭倦了保守派的空頭支票與半吊子改革,李在明的“社會改革+經濟復蘇”敘事,或許正擊中了時代的脈搏。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內部的劇烈動蕩。在距總統候選人登記截止不到48小時的關鍵節點,該黨突然宣布取消已通過黨內初選的金文洙資格,改推前總理韓德洙參選。這一舉措,堪稱政治自殘。金文洙雖爭議不斷,但畢竟通過黨內程序勝出,如今被“一紙命令”廢除,不啻于向外界傳遞出黨內民主機制名存實亡的信號。韓德洙在宣布參選當晚才火線入黨,連“國民力量”的黨員身份都剛剛獲得,這種臨時拼湊的組合,缺乏群眾基礎、組織支持與政策準備,無異于臨時抱佛腳。
此舉除了展現執政黨的倉促和焦慮,更直接反映出尹錫悅政權內部權斗之激烈。為何拋棄金文洙?是其言行脫韁難控,抑或背后沒有“核心圈”認可?為何急推韓德洙?是老將穩重保守,還是尹系死保政績的最后防線?從表面看,這是一次“止血”之舉,實質上卻更像是自我割喉。政黨在大選關鍵時刻如此自毀團結,無異于將勝選希望拱手讓人。此番變局之后,“國民力量黨”不僅喪失了內部的組織紀律威信,也很可能在輿論場和民調中陷入潰敗。
回顧尹錫悅政府執政這兩年,堪稱危機不斷、民怨累積。對北政策毫無建樹、外交上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卻兩頭不討好、民生領域改革口惠而實不至,更在高房價和青年失業率上表現慘淡。更糟的是,尹錫悅個人支持率長期徘徊在30%以下,而國民力量黨屢次在地方選舉中敗北,失去首爾與釜山這兩大戰略重鎮,顯示其政治資本早已透支殆盡。眼下竟靠換將救火,說明執政團隊自己都對選情感到悲觀。
而李在明的強勢回歸,正是建立在這種執政潰敗的土壤之上。他不是完人,但他敢說話、敢對資本與既得利益集團叫板,在貧富差距擴大、青年無力上升的韓國社會,這樣的政客正越來越稀缺。共同民主黨內部雖然也經歷動蕩,但李在明的支持度始終居高不下,且在中下層與農村地區擁有扎實基本盤。可以預見,這場選戰將成為“既有秩序”與“改革力量”的正面對決。
當然,韓國大選一向變數極大。過往總統多因“黑料纏身”在選戰中翻船,誰也不能忽視韓國媒體和情報機關在選舉期間可能發起的輿論操作與司法打擊。然而,若執政黨仍舊處于今天這樣混亂無章、倉皇失據的狀態,恐怕再多的抹黑也難擋反對派潮水般的民意回流。
5月11日登記截止,5月12日起正式開打選戰,6月3日正式投票。這將是一場血雨腥風的選舉,也將是一次韓國體制更新的重大轉折點。是繼續被財閥和舊政權把控,還是讓人民重新奪回話語權?李在明和韓德洙,這兩位截然不同的候選人,將成為未來30天內決定韓國命運的關鍵符號。
而我們要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國家的政權更替,更是一種社會趨勢的斗爭,在民生崩潰的韓國,保守舊政是否還能繼續主導國家方向?答案,也許會在這個夏天揭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