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本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然而特朗普政府推出的關稅政策并未給予日本“特殊待遇”,這也招致了日本的強烈反對。盡管雙方已進行了兩輪談判,但尚未達成共識。那么從美日雙方的最新表態中,能解讀出怎樣的信息?專家表示:美日已經進行了兩輪談判,在談判中日本提出關稅豁免的要求,而美國拒絕。這說明不僅僅在談判桌上,美國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優勢,要進一步提高要價達到目標,反映出的實質更是美國借關稅談判為名,行勒索和脅迫之實。
近日,加藤勝信在意大利米蘭參加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強調,日本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美債,“是為了確保充足的流動性,為必要的外匯交易做好準備,從而實現本國貨幣的穩定”。“這是我們的立場,我們不打算利用出售美國國債作為談判的籌碼。”加藤勝信重申。
石破茂(資料圖)
會后各國發表聯合聲明,警告貿易壁壘正威脅全球經濟分裂,同意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應對不穩定的全球金融形勢,并強調,維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多邊貿易體系。雖然通篇聲明只字未提美國,但針對目標很明確。當下豎起貿易壁壘的是誰,又是誰威脅全球經濟?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因此,會議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團結東亞各國,高筑對美關稅防火墻。
近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接受日本廣播協會采訪時表示,希望將駐留經費等問題與關稅談判分開處理。石破茂還透露,特朗普表示希望將對日貿易逆差縮減至零,還強硬要求日本擴大進口美國車,并列出牛肉、大米、水產品、馬鈴薯等希望擴大對日出口的品類,要求日本取消關稅以外的限制。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開透露,特朗普在雙邊會談中提出了幾近羞辱性的要求:要求日本全面擴大美國產品的進口,并取消所有“非關稅限制”。要知道,這些所謂的“非關稅壁壘”,在很多情況下正是日本為保障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與本土農業結構所設下的“最低限度的防線”。而如今,特朗普用“對等”為名,行“壓迫”之實,正將日本推向一個戰略性經濟退讓的十字路口。
本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列舉了8種他認定的“非關稅貿易壁壘”行為,并再次提及日本使用了保護性技術標準測試外國車輛以阻止美國汽車進入日本市場。日本國土交通省21日回應稱,在日本生產和銷售的新車型需要滿足國家安全標準才能投入大規模生產。其中一項汽車安全測試涉及行人安全保護。測試會使用一個模擬人頭形狀的裝置而非保齡球,以35公里/小時的速度撞擊汽車發動機蓋,以評估其安全性。而該測試的撞擊高度為2米,并非特朗普此前提及的高度。
遠洋貨輪(資料圖)
環球時報援引日媒報道稱,赤澤亮正在白宮與特朗普的會談進行了約50分鐘。赤澤亮正轉達了石破茂的意愿,即希望盡早達成一項能夠加強日美雙方經濟的全面協議。此外,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特朗普要求日本增加防衛開支。據央視新聞報道,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此前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將沖擊日本經濟,并可能對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產生負面影響。植田和男說,美國關稅政策除直接影響貿易活動外,還導致不確定性增加,對企業和家庭的信心造成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