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在哈佛訪問半年,辦了健身卡,沒事就去球館打球。
所謂不打不相識,大半年時間,認識了不少朋友,有黑有白,來自各個國家。
畢竟是學校球館,水平參差不齊,我估計差不多能代表美國業余平均水平。
說實話,整體確實比國內水平高,尤其美國人,一看動作就知道是經過專業訓練的。
因為我從小打球,啟動速度快,也準,在這種各自為戰的野球場很占便宜。
所以剛去的時候我就不擔心技術,唯一擔心的是身體對抗。
館里打球的都不矮,我這種不到180的,很少遇到比我矮的。
而且他們普遍有健身習慣,身材比較壯,看著比較唬人。
一開始我還小心翼翼,盡量不往籃下走,也不讓他們碰到我,美國那醫療條件,我可不想受傷。
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打得多了,多少會有身體對抗。
這一對抗不要緊,我發現他們這強度也不咋樣。
除非那種體脂極低的肌肉棒子,一般看起來線條不錯的,對抗起來我還真不吃虧。
印象里只有那么一兩個白人大個,將近2米了,一身腱子肉,飛天遁地,確實頂不住。
其他人,就算小防大我也沒怕過誰。
這其中尤其幾個黑人最為典型。
看著那胳膊挺有線條,噸位也不小,但對抗起來軟得出乎意料,感覺就像沒吃飯一樣。
除了幾個印度人,最軟的就屬這些黑大個。
打熟了聊天才知道,原來他們不是美國人,而是非洲來的留學生。
后來只要跟他們一伙,那幾個點就被突成篩子,回回一肚子火。
以至于再有人跟我說黑人體格好,運動能力強,我就會想起這幾個黑又軟,實在無法茍同。
不過話說回來,美國黑人的身體素質確實普遍比非洲黑人好。
可美國黑人現在叫非洲裔,祖先也是非洲來的,這才過了幾百年,為啥會出現如此大的分化?
除了營養好和系統訓練之外,我想跟基因篩選也有關系。
當年歐洲人往美國販賣黑奴,運輸途中死亡率就接近30%。
到了美國的種植園,繁重的體力勞動以及各種疾病,又會淘汰60-80%。
如此殘酷的篩選下,剩下的基因大概是十里挑一的水平。
這些基因流傳到今天,就成了很多人眼里的“黑又硬”。
而他們的非洲同胞沒有經過篩選,處于平均水平,于是大多成了“黑又軟”。
按照這個篩選理論,5000年來,我們中國人流傳下來的基因是個什么水平呢?
有清晰文字記載以來,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10次人口銳減。
第一次是春秋時期,諸侯混戰,人口從西周的3000萬銳減到戰國初期的2000萬,剩67%。
第二次是緊接著的秦滅六國之初,人口從戰國時期的3000萬,銳減到2200萬,剩余73%。
第三次是秦末群雄逐鹿,直到西漢初年,人口從3000萬降到1600萬,剩余53%。
第四次是王莽篡漢,從5800萬降到了2800萬,剩余48%。
第五次是三國亂世,從5500萬降到了1000萬左右,剩余18%。
第六次是隋末大亂,從4000萬降到了1000萬,剩余25%。
第六次是安史之亂,從7000萬降到了1700萬,剩余24%。
第七次元滅南宋,從1億降到1000萬左右,剩余10%。
第八次元末大亂,從9000萬降到6000萬,剩余67%。
第九次明末大亂,從1億降到5000萬,剩余50%。
第十次清中期太平天國運動,導致人口從4.3億降到2.3億,剩余54%。
0.73*0.53*0.48*0.18*0.25*0.24*0.1*0.67*0.5*0.54約等于0.00004。
也就是說,現在中國人的基因篩選是10萬里挑4的水平。
而這十次大規模篩選的篩選條件是什么呢?
不難看出,是戰爭。
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的血管里都留著先祖戰士的血液,細胞里都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基因。
在過去5000多年時間里,中國單是史書記載的戰爭就有將近4000次。
而全世界有記載的戰爭也只有1.5萬次,中國占了1/4。
你覺著還不算多?
數量不夠,質量來湊。
中國古代戰爭規模大概在數萬到上百萬不等。
春秋戰國時期單場戰役約5萬到20萬人。
秦漢至隋唐,大規模戰役通常達到30萬到100萬人。
宋元明清因火器普及,單場戰役規模略降,但總參戰人數仍可達數十萬。
不但參戰人數多,?死亡率?更是恐怖,平均達到20%—50%。
相比之下,歐洲古代戰爭的規模大概也就是我們春秋時期水平。
參戰人數幾萬到十幾萬不等,中國平均戰爭規模是他們的3-10倍。
這也好理解,歐洲長期處于分封制,組織能力也就是中國春秋時期水平,因此戰爭規模也與春秋時期類似。
歐洲戰爭的死亡率也低得多,大概只有10%-30%之間,也就是中國的一半。
死亡率差異,一是來自于戰爭水平不同。
中國早早進入殲滅戰時代,白起一個人就殺了大概100萬人,而歐洲這種春秋水平的戰爭則以擊潰戰為主。
二是因為歐洲人對戰爭的理解與中國截然不同。
中國人講“視死如歸”,把投降看作奇恥大辱。
歐洲人則根本沒有死戰的概念,投降對他們而言再正常不過,不但不以為恥,反而覺得保存實力是一種智慧。
中國人輸了一次,必定詳細記錄在史書里,以警醒后世子孫勿忘國恥。
歐洲人輸了就輸了,利益重新劃分,等有實力再搶,不算什么大事。
長此以往,中國基因不但被戰爭篩選出了強健的體魄,更篩選出了堅毅的精神。
萬里挑一的基因,富足的生活條件,再加上科學訓練,造就了這支中國儀仗隊。
他們之所以受歡迎,不光因為身體,更是因為精氣神,以及整齊劃一的集體主義精神。
5000年的生物基因與文明基因雙重篩選,持續迭代,在這個星球上僅此一份。
我們應該慶幸,中華文明壓制住了種族的戰爭血脈,否則一旦失控,這個世界必然尸山血海。
所以我們一直奉勸某些國家,不要玩火自焚,畢竟我們忍得也挺難受,萬一哪天忍不住了呢?
反正收藏你也不看,點個贊意思下得了……
注意!我要打廣告了:
中美貿易戰,我要參戰!
墨子誠邀中國外貿廠家,訂制墨子俱樂部周邊(服裝鞋帽、日常用品等),長期合作,不低于外貿價格,追求品質品位。
有意者請加助理微信:moziclub,親身見證美國衰落,中國崛起。
我曾在歐洲讀研,畢業進ASML做算法,創業時在哈佛大學訪問半年,走遍中國,環游歐洲北美,本書將從科技、財經角度為你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