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權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優化水資源配置,向水資源短缺地區的企業和農業用水戶,或者是行政區域用水指標緊張的地區,提供額外的水資源。近日,全省首單跨省水權交易在揚州市完成,兩家企業通過中國水權交易所線上平臺完成地表水水權交易,解決了企業轉內銷生產中的燃眉之急。
揚州華騰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紡織企業,生產的服裝原材料主要供應海外市場。今年,企業轉變銷售思路,積極開拓國內市場,3月份爭取到了一批國內訂單。隨著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原本已取得的每年8萬立方米地表水許可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求。如果申請行政許可取水權增量,企業不僅要多花十幾萬元向市場購買中介服務,而且會耽誤工期,于是他們向儀征市水利局求助。
揚州華騰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煒說,他們的訂單有一定的交期。要按照客戶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交貨,走流程增加取水量的程序時間比較長,沒有走交易平臺快。
儀征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科科長陳剛說,當時企業負責人打來電話,他們就給企業宣傳水權交易的政策,同時在本地尋找可以交易的企業,還想到可以從臨近的天長市想辦法。
水權交易需要符合“同一水系、就近取水”的水權交易原則。天長的企業與揚州華騰印染有限公司是否屬于同一水系?儀征水利部門專門前往天長市進行了可行性論證。
陳剛表示,兩地水利部門專門進行了座談交流,就具體的交易形式、步驟、方法、水量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磋商,最終兩地達成一致,雙方企業簽署了相關協議,并且最終經過了中國水權交易平臺的認證。
最終,國家水權交易平臺確認,受讓雙方之間關聯高郵湖—邵伯湖—京杭大運河,符合“同一水系、就近取水”的水權交易原則。于是“遠水”變“近水”,揚州華騰印染有限公司交易取得今年額外的7萬立方米地表水用水量,解決了生產用水難題。
王煒說,這次水權交易是他們的第一次嘗試,用水量有保證了,企業可以更加放心開拓國內市場。
本次跨省水權交易打破了省級行政區劃的限制,為揚州市推動水權改革,助力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模式。未來,揚州市還將探索建立水權集中收儲池這一模式,減少水資源浪費,促進節水和生態保護,助力揚州市經濟發展。
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處處長王潔表示,企業節約下來的水權來登記,企業有水權需求也到這邊登記,水利部門化身免費的“店小二”,搭建好企業之間用水權交易橋梁,從水的公共產品屬性出發,盤活用水存量,推動水資源從閑置向增值流動。
來源 | 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 | 王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