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關稅戰現在已經告一段落,很多人先別急著開心。
其實下一波戰已經開始悄悄打響了!今天我就來講一下。
文末還有重要數據,錯過可就虧大了。
一,接下來是匯率戰
巴菲特說了不會投資一個在下地獄的貨幣。
不出意外,指的就是美元。這表明,他早已洞悉貿易戰之后,老美高層有意主導美元貶值,一場匯率戰已然拉開帷幕。
實際上,近期非美貨幣普遍升值,亞洲貨幣走勢更為強勁。
就拿港幣來說,近期香港金管局就兩次出手干預匯率。
不過今天,亞洲貨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這意味著大家已經對可能出現的匯率波動提高了警惕。
二,犧牲哪一方面?
要保證匯率穩定,重點在于明確犧牲哪一方面。
回顧過去三年,為了維持匯率穩定,進而保證出口,我國在一定程度上選擇犧牲物價和股市。
所以,如今一提到匯率戰,大家難免緊張,覺得A股會被犧牲,這是慣性思維在作祟。
但實際上,當下的思路已經發生變化,穩定股市成為重要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或許會犧牲債市。
但是即便犧牲債市,匯率戰仍意味著短期內我國不會有大量海外資金回流。
反映到股市中,必然呈現分化態勢。在這種分化行情里,想在股市中助力自身投資獲利,關鍵還是不能跟錯人。
以前大家覺得跟對有機構的股票就可以萬事大吉了,但事實上市場中大部分的股票都有機構,但賺錢還是很難,這是為什么呢?
現在僅僅知道有機構參與還遠遠不夠,更要看清楚機構真實的行為軌跡,因為機構會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轉變自己的策略,很多時候走勢都是假象!
很多人看到股價上漲就進場,看到股價下跌就慌得不行,而這很大可能就是機構誘多或者砸盤的套路!等到后面你反應過來已經晚了,舉個例子。
看下面這兩只股票,前面一只之前漲得挺好,突然就開始一路下跌;有些看著要跌沒救了,結果沒幾天又漲回來了。
回頭看大家都知道該怎么選擇,但現在這么說不過是事后諸葛。
在當時面對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很多散戶根本不知道怎么辦。
前面那只股票調整后連續反彈四天,只看走勢你會放棄這種希望嗎?后面那只股票漲到高點后連續大跌兩天,想必大家都覺得是漲多了要跌了。
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其實,有些股票下跌,是機構故意壓價,想騙散戶賣出手里的股票。
光看K線走勢,根本搞不清機構在耍什么花樣。想知道機構到底在干什么,得靠數據說話。
只有用數據還原機構的交易行為,才能看清市場的真實情況。
現在有大數據工具,能把每一筆交易數據都記錄下來。數據積累多了,再用分析模型一處理,機構的操作套路就一目了然,心里就有底了。
這張圖多了橙色柱子,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數據系統分析出來的交易數據。
這些橙色柱子叫「機構庫存」,能直接反映機構資金的活躍度。
對比這兩只股票,左邊那只上漲時都沒有橙色柱子,說明機構壓根沒怎么參與交易,機構不活躍,股價自然很難漲起來。
右邊這只雖然有段時間在跌,但橙色柱子一直都在,證明機構始終在積極交易,所以后面股價反彈也就說得通了。
要是還不太明白,把「機構庫存」數據疊到K線圖上,機構資金什么時候進場、什么時候離場,一看就更清楚了。
把「機構庫存」數據疊到K線圖上,不用管股價漲還是跌,重點看機構在怎么做。
左邊那只股票就算價格漲了,但機構行為很消極,說明機構根本沒參與。
右邊那只股票,哪怕在下跌調整,機構行為卻很活躍,說明機構一直在交易。
只要能搞清楚機構的操作方式,知道他們什么時候買賣,就不用害怕股價突然漲跌。
今天先講到這兒,后面還有很多實用技巧,趕緊關注,下次更新就能看到。
聲明:
內容都是公開信息整理的,不推薦股票,沒有收費群,就是純分享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