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暴擊:碳纖維前艙蓋陷「導流門」
2025年5月7日深夜,小米汽車連發兩道致歉聲明,直指旗艦車型SU7 Ultra碳纖維雙風道前艙蓋功能爭議。這款售價4.2萬元的選裝件,被用戶實測發現無法有效導流至剎車系統,甚至用鼓風機直吹時紙巾紋絲不動,與官方宣稱的「雙風道高效導流」形成巨大落差。
當紐北賽道「同款設計」淪為擺設,52.99萬的小米SU7 Ultra還能撐起「新豪車」人設嗎?
技術拆解:賽道信仰VS量產妥協
設計初衷:復刻紐北「空氣動力學」
原型車執念:碳纖維前艙蓋復刻了SU7 Ultra紐北原型車造型,熱壓罐工藝打造1.73㎡碳纖維面積,整車減重1.3kg;
功能爭議:量產版僅保留「輔助前艙散熱」功能,氣流導流效率未達賽道級標準,與用戶期待的「下壓力提升」相距甚遠。
制造困局:一天僅產1套的「奢侈品」
工藝復雜:內外6層碳布需人工鋪貼6小時+熱壓罐保壓6小時,每套成本超3萬元;
交付延遲:一個模具日產能僅1套,導致選裝用戶提車周期延長2-3個月。
?? 用戶反噬:花4.2萬買了個「皮膚」?
信任崩塌:首批車主直言「沖著賽道基因下單,結果只是外觀套件」;
補償爭議:已購用戶僅獲2萬積分(約2000元),未交付訂單可改回鋁制前艙蓋;
輿論反噬:話題沖上熱搜第一,網友調侃「不如改叫碳纖維裝飾蓋」。
當「技術信仰」淪為「營銷話術」,用戶還會為情懷買單嗎?
? 危機公關:改配+積分的「止血邏輯」
1?? 限時改配:5月9日10:00至10日23:59,未交付訂單可免費改回鋁制前艙蓋(含105L前備箱);
2?? 積分補償:已購及鎖單用戶贈送2萬積分(價值約2000元),可兌換車載配件或服務;
3?? 技術挽尊:強調碳纖維件通過NVH、耐久性驗證,賽道測試均使用該版本。
2000元補償能否平息用戶「被割韭菜」的憤怒?
深層博弈:國產豪車的「信任重建戰」
供應鏈短板:碳纖維量產工藝落后歐美,成本居高不下;
品牌信任:小米SU7 Ultra上市3個月已兩次致歉,從「排位模式鎖馬力」到「碳纖維導流門」,用戶耐心持續消耗;
行業警示:新勢力「堆料營銷」需回歸技術本質,過度包裝反噬品牌溢價。
正如汽車博主@極速拍檔 評論:「用賽道人設收割用戶,就得承受賽道級質疑!」
(圖片均來源網絡,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