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龐慧敏 通訊員 俞舟
今年的5月8日是第32個“世界地貧日”,為倡導科學防治地中海貧血,引導大學生等適婚人群注重地貧篩查、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促進地貧患者早診早治和規范健康管理,5月8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聯合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開展“2025年世界地貧日”主題宣傳活動。
科普講座合影
本次活動主題為“防控地貧,攜手同行”,旨在向在校大學生普及地中海貧血等出生缺陷疾病的知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自我保健意識和婚戀優生優育觀念。
活動中,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向200名前來參加活動的學生贈送了健康宣傳品,優生遺傳科主治醫師韋江璇和孕產保健科主管護師李慧為師生們進行題為《防控地貧,攜手同行》和《遠離艾滋始于心 預防艾滋踐于行》的健康知識講座。通過穿插互動和問答環節,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科普知識。
自治區婦幼保健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金芝聰、體檢中心主治醫師雷佳、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王緝干及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張錦山為學生進行義診咨詢。
據悉,廣西是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區,廣西人的地貧基因攜帶率平均高達20%以上,嚴重影響出生人口素質。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支持下,廣西歷經十多年艱苦不懈地探索,摸索出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衛生擔當、醫防協同、群防群治”的廣西地貧防治經驗和模式,取得了顯著的防治成效。
在自治區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自治區婦幼保健院一直積極廣泛地開展地貧防治健康教育公益活動,推動全民積極參與地貧防治工作。近年來,該院每年平均為2000多例攜帶同型地貧基因的高風險夫婦進行產前診斷,從而阻斷重型地貧胎兒出生。
據廣西出生缺陷預防控制研究所綜合業務部主任何升介紹,地中海貧血防治重在防,大學生們在今后的婚育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地貧篩查,通過婚前檢查、孕前檢查以及產前篩查和診斷等防控措施,可有效減少重度地貧患兒的出生。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