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
這時候各種冰爽飲品
簡直相當誘人!
但喝不完又舍不得扔
這飲料到底怎么存放才安全?
快跟著學起來!
奶類飲料
奶類飲料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是細菌的培養基。
隔夜后,在適宜的溫度下,微生物會迅速繁殖,蛋白質容易變質,奶類飲料可能會出現分層、結塊、發酸等現象,營養被嚴重破壞。因此,一定不要喝放置在室溫下的隔夜奶類飲料,飲用后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正確存放方式
1.未開封奶類飲料:放在陰涼避光處(≤25℃),避免陽光直射或高溫環境;或放冰箱冷藏室存放。
2.已開封奶類飲料:喝不完的奶類飲料應立即密封(原包裝擰緊/倒入密封容器),冷藏(2~6℃)保存,并在開封后的24小時內喝完。
酒類產品
高度酒,由于酒精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微生物難以存活,隔夜后基本不影響飲用。
但像葡萄酒等低度酒,酒精含量較低,隔夜后易被氧化,口感會變得酸澀,還可能因微生物滋生而變質。
正確存放方式
別用塑料瓶裝酒,酒精會溶解塑化劑,隔夜酒喝出“塑料味”。
黃酒開封后,要煮沸再冷藏,能多放24小時。
咖啡飲料
咖啡飲料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相對穩定。隔夜后,咖啡的香氣會揮發,而且咖啡中含有的蛋白質和糖分,也可能會成為微生物滋生的溫床,從而變質。
正確存放方式
密封后冷藏:使用帶蓋的杯子或密封容器來盛裝咖啡,減少咖啡與空氣的接觸,抑制細菌生長,隨后將密封好的咖啡放入冰箱冷藏,建議溫度保持在低于5℃,以此進一步抑制細菌生長,延長咖啡的保質期。
茶類飲料
茶類飲料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隔夜后,茶多酚會發生氧化,抗氧化能力減弱,茶香也會變淡,口感不如新鮮泡制。同時,如果保存不當,微生物污染的概率增加,可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正確存放方式
密封后冷藏:喝過的茶飲料應盡可能進行密封,以此減少與氧氣的接觸,進而減緩氧化過程,之后需立即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把溫度控制在4℃左右,這樣做能夠延緩細菌生長,保持茶飲料的品質和口感。
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水、酸性物質、調味劑、香料和其他添加劑等。隔夜后,二氧化碳會溢出,導致口感從原本的清爽帶氣變得寡淡。若保存不當,在含糖的條件下,微生物滋生的風險會增加,飲用后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
正確存放方式
避光、避高溫儲存。
注意:冰鎮碳酸飲料開封后存放別超24小時,二氧化碳逃逸后,糖分加速結晶,搖晃時變“噴泉”,說明已經變質,趕緊倒掉。
自制飲料
玻璃瓶最安全。它像“鐵飯碗”一樣穩定,不會和酸甜飲料起反應,營養素也不容易流失。
保鮮盒(食品級塑料)次之。短期用沒問題,但裝果汁久了,可能滲出少量有害物質。
塑料瓶最不推薦。尤其裝碳酸飲料或酒類時,可能釋放塑化劑,而且反復使用易滋生細菌。
居家可以選用一些帶刻度的瓶子,這不僅可以幫助你精確控制飲料的分量,更好地管理自制飲料的配方和分量,還便于觀察飲料的存量,避免浪費。
自制冰鎮飲料時,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自制飲料,應貼標簽寫制作時間。
存放超過24小時的飲料需警惕。特別是進入高溫天,更要縮短保存時間,盡早飲用。
自制含糖飲料,最多放冰箱冷藏2天,表面長膜/變酸趕緊扔!
不少人認為食品冷凍、冷藏安全衛生,但實際上陷入了一些誤區:
1.可能存在很多細菌,如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等,均能在0℃以下生存。
2.保存飲料一定要有冷藏條件,否則由于冷藏溫度不夠,融化后需要重新冷凍,其食品安全無法保證。
飲用飲料時要注意觀察
有無刺鼻氣味、酒精發酵味
如發現飲料分層
有絮狀沉淀等情況
趕緊扔掉,不能再喝了!
來源|廣西疾控
圖片來源|包圖網
轉載僅作為生活或科普指導,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廣告合作、宣傳片、專題片、教學片、科普動漫片制作及會議慶典活動制作拍攝,歡迎垂詢,聯系電話:0771- 58762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