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午,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煙臺融媒中心聯合魯東大學天文臺特別推出的“摘顆‘星星’送給媽媽——母親節親子宇宙探秘之旅”研學活動在魯東大學天文臺舉行,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在探索宇宙奧秘的同時,共度了一段溫馨難忘的親子時光。
魯東大學天文臺的專業老師講解基礎天文知識,大家聽得全神貫注。
活動現場,魯東大學天文臺的專業老師化身“宇宙引路人”,以一連串妙趣橫生的問題點燃氣氛:“古代人如何測量時間?奧特曼的家M78星云真的存在嗎?”隨后,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基礎天文知識,大家聽得全神貫注,不時舉手提問,現場互動熱烈。緊接著,通過觀看3D宇宙短片,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身臨其境地領略了超星系團的宏大與多元宇宙的神秘,對宇宙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在 “解碼星辰奧秘” 環節,孩子們近距離觀察來自宇宙的隕石。
在“解碼星辰奧秘”環節,孩子們近距離觀察來自宇宙的 “天外來客”——隕石。老師手持隕石,現場傳授辨別隕石的實用技巧,從隕石表面獨特的氣印、熔殼,到其蘊含的宇宙元素,娓娓道來隕石背后宇宙起源與演化的故事。“大家看,這塊隕石上的凹坑,是它穿越大氣層時高溫燃燒留下的印記。”
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引導孩子們上前觸摸。“哇,這就是來自宇宙的石頭,感覺好神奇!”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摸起來有點粗糙,跟普通石頭完全不一樣!” 觀察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這樣的體驗新奇又有趣,讓他們對宇宙的認知更加深刻。
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參觀了天文館內陳列的天文儀器。
最讓人期待的是親子協作的太陽系模型DIY環節。家長與孩子們齊心協力,將八大行星運行軌跡用模型具象化呈現,把抽象的天文知識變成手中可觸摸的科普教具,在歡聲笑語中,增進了親子感情,也加深了對天文知識的理解。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與家長一起組裝太陽系星儀模型。
而特別設置的“星空寄語”環節,孩子們在專屬星空明信片上認真書寫對母親的祝福,9歲的王瀟瀟一筆一畫地寫下 “媽媽,xiexie你”,字跡雖顯稚嫩,卻飽含著最真摯的情感;11歲的趙允赫認真勾勒,寫下“媽媽節日快樂”,滿滿都是對母親的愛意;9歲的劉恒工整地寫道,“媽媽工作順利,事事如意”,字里行間藏著對母親最深切的祝福。
“今天的活動讓我大開眼界,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天文知識,而且種下了我夢想起航的種子。今后我要好好學習知識,為科技興國貢獻力量。同時祝媽媽母親節快樂。”活動現場,來自建昌街小學的牟晗宇難掩興奮之情,分享了自己參與此次活動感受。
現場合影。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心中埋下了探索宇宙的種子,感受到科學的魅力,還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讓科學啟蒙與溫情陪伴更好地融合。未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煙臺融媒中心還將繼續推出更多精彩的研學活動,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