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峽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表示,美國正在與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就貿易協議舉行會談,他與中國談判的主要優先事項是確保達成公平的貿易協議。他還表示,對中國達成協議的前景表現得更加樂觀。在采訪中,他承認自己對中國“非常強硬”,實際上切斷了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此前,在市場持續波動的背景下,特朗普暗示可能對與中國的貿易戰采取180度大轉彎,稱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為零”。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之所以釋放降稅信號,其實主要就是想為了能夠在瑞士舉行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提供點籌碼,好讓前去參會的美國財長貝森特不至于太被動,反正他是考慮降又沒有真的降,到時候收回成命也沒有多大的損失。而且必須指明的是,在中方的行程安排里,本次中美在瑞士的會談就真的只是會談而已,可特朗普接受采訪時卻將其稱之為談判,妄稱中方想借此機會達成協議。這種誤解恐怕是他有意為之,就是想在輿論上壓過中方一頭。
特朗普上任剛剛滿100天,但美國的經濟已經被搞得一團糟。據美媒報道,美國商務部日前公開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美國GDP數據,相比去年同期萎縮了0.3%。美國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美國在國際上的聲望也一落千丈,特朗普政府“草臺班子”式的朝令夕改,以及對盟友橫征暴斂式的壓榨,使得歐洲、日韓等美國傳統伙伴都開始離心離德,紛紛和中方接觸,希望能加強經貿合作,以應對美國關稅戰的“自殘”影響。
對于這一次的中美會晤,我們已給出準確回應,這是“應美方請求促成的會晤”,所以到底是誰找誰,是誰更迫切的希望對話并且達成協議,大家都心知肚明。在這個背景下,特朗普做出這番表態就不讓人意外了,畢竟現在美國很著急。更何況這也不是他第一次這么說了。最近一段時間,他已經多次降低調門,暗示會降低對華關稅。這一方面是受國內輿論壓力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是這么做的確讓美國損失慘重,不得不改用其他方式。這還真是車撞樹上知道拐了,得罪中國想要改了,但好在不算晚。
特朗普(資料圖)
其實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終通過貿易談判的形式進行解決,幾乎是必然。不過特朗普要的是面子,要的是中方先低頭,明里暗里都是表示要求中方主動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但我們顯然不會低頭,所以對于特朗普的威脅也好、請求也罷,都是先晾著再說。對中國來說,美國的損失要更大,而且對美國自身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要遠高于中國。所以美國必然會主動推動中美的貿易談判。當然,想要達成新的貿易協定,美國不僅僅要主動降低對華商品關稅,還要在中國的核心問題上進行讓步。
與此同時需要認識到,特朗普的“讓步”表象下,隱藏著復雜的政治算計。2026年中期選舉臨近,“鐵銹帶”選民發現,關稅未能帶來就業回流,反而推高生活成本。全美50州爆發的反關稅游行,迫使共和黨調整策略以保住關鍵選區。另外中國在電動汽車、光伏等領域的突破,使美國100%關稅淪為“紙老虎”。特斯拉被迫將產能轉移至墨西哥,半導體行業警告將損失1200億美元營收。中國還積極推動產業鏈韌性構建,通過RCEP深化區域合作,2025年對東盟出口占比提升至18.7%,削弱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沖擊。
特朗普(資料圖)
此外,特斯拉、蘋果等企業已公開警告,若關稅持續,將被迫轉移生產線,導致美國本土至少50萬個就業崗位流失。除了經濟壓力,特朗普的策略還深深植根于國內政治算計。2026年中期選舉日益臨近,他需要在“鐵銹帶”藍領選民面前展現強硬姿態,同時安撫華爾街和跨國企業的不滿。這種矛盾在近日的記者會上表露無遺:他一方面宣稱“中國必須作出讓步”,另一方面又暗示“降低關稅是可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