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反攻才打了一天,印度就表示打不下去了,在美國斡旋下印巴正式宣布立即?;?。當地時間5月10日,特朗普發文表示印巴已經同意立即全面?;?,作為當事方印巴也先后宣布,雙方已經達成一致,將停止陸、海、空一切交火和軍事行動。
印巴同意?;?/p>
?;鹑绱搜杆伲_實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要知道印巴沖突從4月下旬開始,到現在已經交手近20天。特別是5月7日起,印度主動發動攻擊接連轟炸巴基斯坦本土3天,巴基斯坦發動反攻也才1天而已,印度居然撐不住需要外界調停。怎么看都不像一個區域強國,印度軍方發言人索菲亞·庫雷希上校甚至還有點委屈,她表示:我們不尋求戰爭,除非巴基斯坦也想要戰爭。
顯然這是需要臺階下,所以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想要在談判桌上得到就有點費勁。特朗普趁此機會下場,相當于雪中送炭印度非常高興,所以第一時間”示弱“妥協接受停火要求。至少表面上大家打個平手,巴基斯坦實力弱見好就收,也不愿意將事情搞大,屬于皆大歡喜的事情。那么這場沖突之后,都暴露了哪些問題,誰又是最吃虧的那位。
印度軍方發言人索菲亞·庫雷希上校
美國顯然是來搶功勞的,給足面子印度除了要感謝自己之外,未來在軍售方面顯然也要報答,比如多買點美國武器裝備。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收獲最大,直接從弱勢群體升級為地區強國,開打之初還是印度主動出擊,巴基斯坦采用守勢根本不想打。印度先后出動72架各式戰機,其中還包括14架“陣風”戰斗機,巴基斯坦方面出動42架飛機應對,論規模印度占優而且還是有準備主動出擊,按道理應該戰果更豐富才對。
沒想到雙方在空中進行了1小時激戰,巴基斯坦空軍不僅能收聽印軍飛行員通話,還能清楚確認印度戰機詳細信息,有選擇攻擊威脅最大的“陣風”。從巴方公布雙方交火態勢圖可見,巴空軍預警機距離邊境線約300公里,巴空軍戰機距邊境線約100公里。印度空軍戰機則在距邊境10-30公里處,大致測算巴空軍預警機可以監控500公里內目標,巴戰機在有效制導下發射PL-15E,射程主要集中在120-150公里處。
很明顯巴基斯坦空軍是單向透明作戰,PL-15E超過150公里射程,再加上預警機加持,“陣風”根本沒有與之相匹配的雷達和導彈。所以在巴空軍發射PL-15E后,只能老老實實等導彈打到自己,在超視距作戰中巴空軍已經形成體系。首戰就擊落5架印軍戰機,包括3架“陣風”、1架蘇-30MKI、1架米格-29戰斗機,而且在反攻第一天又打下1架“陣風”,當然這個戰果目前還沒得到證實。不過JF-17“梟龍”隨后出手,發射CM-400AKG超音速導彈,摧毀印度一個S-400防空系統。
幾乎一邊倒的戰局,印度根本沒有還手余力,本來準備以空軍數量優勢,再加上全球最先進的四代機“陣風”加持。在主動出擊情況下占點便宜,一仗打下來才發現,巴基斯坦空軍已經建成現代作戰體系,自己還在拼湊各國戰機中看不中用。再打下去就更丟人了,所以及時收手先緩口氣再說,戰后跟誰下單買新式飛機成了印度最頭疼的問題。
JF-17“梟龍”戰斗機
最后法國達索似乎成了最受傷對象,本來“陣風”近年大賣口碑不錯,幾百架打底2億美元單價賣出來,利潤是相當的可觀。但在印度空軍手中,居然被打成3或4比0戰績,說明“陣風”實戰也好不到哪去。原來購買的用戶肯定不滿意,沒交付部分搞不好會退單,未來潛在用戶可能轉買其他機型。特別是剛以2.88億美元單價,又賣給印度26架“陣風”M艦載機,不知道接下來印度會不會爽約,直接投入美國懷抱買F/A-18“大黃蜂”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