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上乘之作,電影《廚房》讓我大受震撼,尤其結尾鏡頭驚到我頭皮發麻!墨西哥傳奇導演阿隆索·帕拉西奧斯果然厲害
佩德羅是一位墨西哥非法移.民廚師,懷揣著美國夢來到紐約,希望在這家餐廳通過辛勤工作獲得合法身份。然而女友朱莉婭的意外懷.孕和D胎事件讓佩德羅逐漸失控……
電影兼具社會痛感和美學野心!鏡頭語言堪稱一絕!尤其是那段10分鐘的長鏡頭太了!午餐和晚餐高峰時期后廚如戰.場!不斷來臨的新單子讓廚房陷入繁忙混亂,“可樂機泄漏”時,鏡頭跟隨水流蔓延至整個后廚,在導演的鏡頭調度下我仿佛穿越到那個充滿火.藥味的后廚!
??而最絕的是,二刷后我驚奇地發現電影隱藏的多重隱喻,讓人拍案叫絕!
1.后廚與前廳的“慌亂吵鬧與干凈溫暖”對比。將廚房的逼仄與紐約時代廣場的繁華并置,隱喻移.民群體在光鮮社會表象下的隱形壓.迫。后廚的廚師們在長鏡頭中被刻畫為“現代奴.隸”;而前廳的顧客則象征著既得利益者的冷漠,這一設計是對階級的批.判。
2.被困于玻璃柜中的龍蝦象征著移.民的生存困境,而自由女神像則暗示了移.民心中不滅的夢想。此外,既是朱莉婭眼中的“浪漫晚餐”,也是佩德羅施舍流浪漢的“廉價恩賜”,諷刺了白人中心主義的傲慢。
3.電影結尾佩德羅朝自己潑灑廚余垃圾發瘋,被塑造成“受難的耶 穌”,和黑人廚子講述的“綠光救贖”形成救贖與墮 落的對照,最后佩德羅臉上的綠光也在映射
電影最出彩、也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點是,全片幾乎沒有什么BGM,僅憑廚房的各種聲音:鍋碗瓢盆的碰撞聲、爐灶的轟鳴聲等就讓觀眾真實感受到后廚的忙碌以及他們各自面臨的挑戰!
由于國內電影審核標準比較嚴格,這個尺度能在大銀幕上映真難得!很多細節值得深挖!字幕翻譯上不止在于當下嚴格的審查,更在于語句的準確性通順性、對于方言的處理,這部電影用更加本土化的翻譯,表達出了想要傳達出的內涵。
《廚房》正在全國熱映,不要放過這部大師級電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