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戰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后,這件事終于有了轉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緊急按下暫停鍵。
據媒體5月7日消息稱,中美兩國官員將考慮在瑞士舉行一場會談。
對于這個消息,我國外交發言人回應道,在出訪瑞士期間,中國副總理同樣作為中美經貿的牽頭人,會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舉行會談。
一、中美終于要談了
在中美關稅戰打得火熱之時,這場會談來的如同及時雨一般。
雖然并不是開始會談就能夠解決問題,可他至少表達了美國一種態度上的轉變。
但也有人懷疑,現在這樣我們為什么突然同意會談?難道說中國要妥協了嗎?
針對這些問題,我國發言人也做出了回應。
中方之所以同意會談,是因為近段時間美國高層多聯通過各種渠道給我國釋放消息,希望能同中國談一談關稅問題。
這意味什么呢?
之前美國在關稅問題上一直表現的高高在上,可實際上他們對此并不是完全無所謂,而是一面提高對華關稅,一面同中方聯系。
從此前特朗普對我國幾大品類開始豁免后,大家就清楚美國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堅強。
當他們主動放低姿態后,我們自然也不會完全不給這個面子。
剛好趕在中方出訪瑞士期間,與美方財政官員見上一面也展示出了我國的氣量和格局。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充分考慮了中美兩國的利益和世界各國的期待和需求,也判定我們接觸的時機確實已經成熟。
當然對于大家所好奇的中美兩國會采取怎樣的會談方式,又會談些什么,現在我們還不得而知。
不過能確定的是我們必然會通過美國的態度來決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樣的手段。
就像是關稅戰剛打時,美國表態強硬,中國也絕不慣著。
雖然美國不愿意承認,他們現在主動服軟,請求和中國會談,但國際社會基本都清楚,現在這種情況下是美國先撐不住了。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兩國會談并沒有選擇在會談房所在的國家,而是選擇了一個一直對外聲稱是中立國的瑞士。
我們到瑞士是本來就有出國訪問的需要,而美國財政部長到瑞士則是全奔著和中國會談去的。
現在這種局面的出現讓我們不禁想起特朗普之前說的那句,中國一直在找機會和美國談,只不過是不知道如何開始。
可從我們決定對美國加征關稅的那一刻起,中方就沒有想過要主動與美方會談解決問題,畢竟這種局面并不是我們主動造成的。
現實情況是美國一直想跟中國談,只是他們不知道怎么開始,當慣了霸主的美國已經不習慣放低姿態。
還好這一次中方出訪瑞士給了他們這個機會,也讓特朗普順理成章的找到了臺階。
而外界應該早就察覺到美國近期釋放了不少關于兩方會談的煙霧彈,讓國際社會對中美的局勢變化產生了諸多猜測和誤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更能緩解美國所承擔的壓力。
二、美國急于挽尊
不過就在會談還沒有開始之前,美國又急切地想要給自己找回臉面了。
之前每一次中美會晤,美國都要在會晤前把聲勢拉滿,要么通過貶低中國而抬高自己,要么就是強行給我們扣帽子。
大家都以為這次中美會晤能是個例外,其實美國的本性并沒有變。
當釋放出了兩國會談的消息后,特朗普又站出來表示是我們想與美國談談經貿問題,甚至連一項表現的沉著冷靜的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都提到中國不能再被看成是發展中國家了。
這一出大變臉給人鬧得一頭霧水:他們難道又不想好好談了嗎?
貝森特作為此次要和中方會談的美方代表,突然之間說出這樣一句話,挽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確實是想給中國下個難題。
但中國究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自有評判標準,而不是他能決定的。
選在這么敏感的時候說了這番話,更讓人懷疑貝森特是另有所謀。
其實這些年關于中國到底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爭議一直存在。
從經濟體量看,我們確實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也要考慮到中國擁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均GDP遠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而貝森特提了這樣一嘴,其言外之意必然不是對中國的發展水平簡單的評斷,而是想取消中國現在所享受的發展中國家的待遇。
從特朗普上臺后就急于在關稅上和中國交手,沒有占到便宜后,現在又想剝奪中國應該享受到的權利和條件,這難道就是美國的和談態度嗎?
我們不止一次的重申,任何談判都要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如果美國連這兩點都做不到,那么會談造的聲勢再大,其結果也不可能是成功的。
更何況現在不單單只有特朗普和貝森特出動,就連美國眾議院都著手對我方發難了。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法案將限制中美高校合作,這也意味著眾議院的這一錘終于還是落下了。
美國接連的幾招都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真實嘴臉,一方面他們不得不接受必須同中國會談才能達到目的,但另一方面卻又想盡辦法給中國制造難題。
這些年中美高校合作的目的和本質都是為了促進兩國科技人才的交流進而促進兩國的科技共同發展,可現在美國突然中斷了這種合作,難道他們認為自己還有多大的潛力可以發揮嗎?
現在對于美國而言,限制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不是他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而是要聚焦于自己的經濟債務問題和科技發展疲軟的問題。
三、歐洲成香餑餑了?
從美國現在局促的樣子來看,他們確實已經陷入到一種四面楚歌的狀態中。
而且由于之前對兄弟的態度太差,現在美國也終于想到回過頭來哄一哄被他冷落的歐洲。
剛同中國宣布完會談的時間,美國副總統萬斯就迫不及待的對外放話稱歐洲才是他們的朋友。
這不禁讓人猜測是不是看中美都要迎來關稅大戰后的第一場會談,不給歐洲一些好臉色怕是說不過去了?
其實要看過萬斯前幾個月對歐洲的態度,就會發現他現在說這些話其實根本不能讓歐洲各國接受和安心。
今年二月份在慕尼黑會議上,身為副總統的萬斯還在世界各國面前給歐洲諷刺的一文不值,聲稱歐洲在移民政策上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那時候萬斯口口聲聲稱美國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并不來自中俄,就在歐洲內部。
要知道這些年美國和歐洲的關系誰都知道,他們表面上是兄弟,但美國其實一直在利用歐洲有需要的情況下就把歐洲推上前去,沒需要的時候便貶損兩句。
當時聽了萬斯的那番話,歐洲各國臉色都不太好,會議結束后歐洲各國的媒體報道也都提到了萬斯講話傷人心等。
這才短短三個月,這位美國副總統就變了一副面孔,又轉頭稱歐洲是他們的好朋友了。
其實在這次萬斯做出表態之前,特朗普也有過類似的表態。
在中美已經公布了談判時間后,特朗普針對關稅問題強調稱他們不會為了促成和中國的會談而降低對中方設置的145%的關稅。
可要知道我們從始至終都不認為只要雙方同意會談就意味著這場關稅戰徹底結束了,也不意味著我們就認同并接受美國設置的高關稅。
現在特朗普和萬斯的大變臉也證明了一個問題,美國或許真的扛不住了。
按照特朗普原本的計劃是,他們優先選擇的是聯合俄羅斯共同對付中國,所以這也有了此前的美俄會談,那時候就連歐洲都不在美國的考慮內。
但很快美國就面臨了一個慘痛的現實俄羅斯根本沒有和他們合作的意思,歐洲也因為被美國忽視而徹底傷了心。
在這關鍵時刻還是中國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了同美國的談判,才讓他們找到了臺階。
可偏偏美國還不珍惜這樣的機會,你再想要挽回自己的顏面,這樣做的后果就是,談判很可能取得不了理想的成果,而美國的面子也根本回不來了。
另一方面萬斯現在突然改變態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擔心被冷落的歐洲會轉頭尋求與中國的合作,到那時美國才是被冷落的那個。
結語
可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的事實,那就是中國從來不像美國那樣,我們不會要求任何一個合作伙伴強行戰隊,也不會為難任何一方。
如果歐洲能夠判定出中國是符合他們發展目標的合作伙伴自然會找上來,我們不用從美國身邊刻意挖人。
反倒是美國應該清楚一個事實,喜歡在一個問題上反復橫跳的他們,最后也可能因為自己的反復無常而失去所有。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這事必須找中國”!貝森特勸特朗普,145%的關稅不得不豁免了》-2025-05-08 16:05·賀文萍 《中國剛同意跟美方接觸,特朗普就變臉?貝森特:中國是發達國家》-2025-05-08 17:09·關權教授 《苦等一個月,特朗普終于盼到了中方點頭,命貝森特火速前往赴約》-2025-05-07 13:07·非凡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