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的瓜田永遠不缺新鮮事,但2025年5月這場由新加坡籍女星 誰能想到,這位在《赴山海》里戲份比女主還多的"資源咖",會在一夜之間從待爆小花變成"內娛公敵"?這場由一段6分鐘錄音引發的連環炸,不僅讓李凱馨的星途急轉直下,更讓投資數億的S+大劇《赴山海》陷入播出危機,連男主成毅的頂流之路都被蒙上陰影。 讓我們用顯微鏡看看,這場堪稱教科書級的藝人塌房事件,到底是怎么從一段錄音演變成全民抵制的風暴的? 錄音曝光:當"撈金語錄"碰上民族底線 2025年4月10日,一段標注為"李凱馨私下言論"的錄音像炸彈一樣在內娛圈引爆。錄音中,一個與李凱馨聲線高度相似的女聲用輕蔑語氣說著:"來中國拍戲不就圖個錢嗎?反正有戲拍有錢賺不就好了"; 更勁爆的是緊隨其后那句:"就因為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傻X!"這波"吃飯砸鍋"的騷操作,直接把網友雷得外焦里嫩——畢竟這位99年出生的"星二代"(,可是靠著中國市場從蘋果廣告女孩一路混到S+大劇女二的啊! 爆料人身份更戲劇——正是李凱馨的前助理。這位"復仇者"不僅甩出錄音實錘,還附贈了"知三當三"的狗血劇情,聲稱手握2017-2019年的聊天記錄等著對質。 吃瓜群眾立刻開啟偵探模式,發現這位助理2022年就發帖暗示過李凱馨的"七宗罪",如今算是憋了個大招。而錄音中提到的"買包包買吉他"等細節,更是被鐵粉認證為"絕對是本尊",因為完全符合李凱馨的消費習慣。 沉默是金?不,沉默是火藥桶! 按理說,這種核彈級黑料爆出,藝人團隊應該連夜開危機公關會議。但李凱馨方的操作堪稱迷惑行為大賞——錄音曝光后整整一個月,她不僅沒道歉,社交賬號還照常更新美妝視頻,現任助理甚至下場和網友對撕,承認錄音真實卻反咬網友造謠。 這波"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直接把網友怒火澆上了汽油。 更絕的是《赴山海》劇組的"神預判"。網友扒出劇組在4月9日(錄音曝光前一天)就刪光了李凱馨的宣發物料,次日錄音流出后,片花里她的鏡頭直接被剪成"隱形人",只剩男主成毅撐場。 這種"未卜先知"的切割速度,讓人不禁懷疑:資本圈是不是早收到風聲連夜跑路? 其實李凱馨的翻車早有伏筆。2023年她在韓國慶祝春節就遭到嚴重質疑,之后也是進行了刪文道歉。 學生時代還有校友爆料她校園霸凌,只是當時她太糊沒人關注。這次錄音事件就像點燃了火藥桶,把陳年黑料全炸了出來。 最扎心的是粉絲反應。李凱馨微博粉絲量肉眼可見地跌破百萬大關,超話里全是脫粉小作文,場面堪比大型偶像葬禮。 官媒下發聲怒斥、資本切割 5月10日,隨著#李凱馨 錄音#沖上熱搜,官媒終于出手——《人民日報》默默刪除了所有《赴山海》相關宣傳。這個動作被解讀為"封殺前兆",畢竟當年張哲瀚、趙立新等藝人就是被官媒點名后徹底涼涼的。 《赴山海》劇組此刻怕是腸子都悔青了。據業內人士透露,李凱馨名義是女二,實際戲份比女主娜扎多兩倍,和成毅的CP線還是全劇核心。現在要刪戲?劇情直接崩壞;AI換臉?單集成本80-200萬;重拍?檔期資金都是問題。 原定5月20日的播出計劃已成泡影,成毅粉絲哭暈在廁所:"哥哥做錯了什么要替資源咖背鍋?" 遲來的聲明與信任危機 在輿論海嘯持續一個月后,5月10日,李凱馨工作室終于憋出一則聲明,稱錄音"純屬偽造",要追究法律責任。李凱馨本人轉發并深情告白:"我16歲回到中國,這里給了我一切..."但網友并不買賬,質疑點很犀利: 1. 若錄音造假為何不第一時間報警? 2. 聲明為何不蓋公章? 3. 前助理手里的"聊天記錄大禮包"怎么解釋? 更諷刺的是,聯合早報(新加坡媒體)此時發文稱"李凱馨將很快說明情況",被中國網友嘲諷:"在外媒賣慘比向中國觀眾道歉積極多了!" 藝人失德代價誰買單? 這場風波早已超出娛樂八卦范疇,暴露出三大行業痛點: 1. 資本選角失察:明知李凱馨有"文化立場模糊"前科,仍強捧其演大IP,最終反噬作品; 2. 外籍藝人管理漏洞:來華撈金卻缺乏對市場的基本尊重," 3. 危機公關負分:從裝死到甩鍋,錯過黃金48小時,堪稱公關災難教科書。 截至發稿,李凱馨的社交賬號仍在掉粉,《赴山海》播出遙遙無期,成毅粉絲開始眾籌"換臉經費"。這場由6分鐘錄音引發的血案告訴我們:在民族尊嚴面前,再好的資源咖也會瞬間涼透。 畢竟觀眾可以接受藝人演技差,但絕不能接受他們一邊數著人民幣一邊罵"傻X"——這是底線,也是紅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