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編輯:聯盟菌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后方可轉載!
“防統方”持續深入,耗材SPD將走向何方?
醫院主動“叫停”,
耗材SPD納入“防統方”體系,由紀委直接監管
近日,中山市坦洲**醫院黨總支部發布了《十五屆第五輪巡察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將耗材SPD系統納入醫院放統方系統,由紀委直接監管。
為堵塞醫院耗材管理漏洞,《通知》顯示:
醫院主動終止與管理醫院耗材的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取消其系統管理權限,清退其工作人員,由院內工作人員接管SPD系統,嚴格控制采購數據權限;
同時,將HIS 系統、SPD 系統等都納入防統方監管體系,避免第三方人員利用系統進行統計,由紀檢部門每月檢查防統方系統預警信息。一旦發現危險警示,詳細核查,并跟進處理。
此外,對標市級標準,與中山市中醫院實現醫用耗材同質化管理,按程序招標采購醫用耗材SPD第三方服務,避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等情況。
近期,多地大三甲醫院耗材SPD項目“叫停”等現象頻繁發生,歸根結底仍舊是商業集配SPD自身商業模式存在爭議所致。
統方“黑幕”隱憂浮現,
耗材SPD將走向何方?
商業統方指的是醫院對藥品、耗材等醫療產品一定時期使用量、科室、醫生等信息統計,原本是用于合理管理與數據分析。然而,在現實中商業統方卻常常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醫藥代表進行藥品推銷、實施商業賄賂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伴隨全國醫療領域糾風工作的持續深入,各地對防統方工作也給予了極大關注。此前贛州市第**民醫院發布的《關于巡察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中,就明確指出該院耗材SPD項目中涉及“統方”問題。
而廣東省人民醫院的耗材SPD模式同樣被國家審計署點名通報,其應用的商業集配SPD模式(商業公司既做供應商又管采購)影響了公平競爭。
原本被視為醫療反腐利器的SPD,卻頻頻因為監管缺失、商業統方等問題引發行業熱議,難道耗材SPD會被淘汰么?
不,甚至會更多!
2024年,國家衛健委在《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指導手冊》中明確指出,鼓勵醫院用SPD控制成本,但同時也強調,要嚴查SPD項目的公平性和規范性。
根據權威報告的統計,截至2024年末,我國啟動醫療器械SPD項目的醫療機構已超過2200家。隨著國家對醫療供應鏈管理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這一數據還會持續上升。
一邊是急劇增加的醫院SPD數量,另一邊卻是因耗材SPD監管缺失、商業統方等問題引發的腐敗風險,院內耗材SPD項目監管已刻不容緩。
快速擴張背后隱憂浮現,
審計下場清查耗材SPD
當下市場,除了院內監管趨嚴,各地審計局也開始下場清查醫院耗材SPD項目情況。
諸如嘉興市,由嘉興市第一醫院、嘉興市第二醫院、嘉興市中醫院、嘉興市婦幼保健院的資深耗材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針對嘉興市五縣二區的13家醫院“2024年SPD醫用耗材供應鏈管理模式基本情況”開展了審計行動。
此前,赤壁市審計局在開展該市某三級醫院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中重點強調:關注醫院SPD醫用耗材供應鏈管控情況。
無疑,在醫療反腐、DRG改革等政策之下,耗材SPD雖然憑借其精細、透明化管理等優勢實現快速擴張,但其商業模式帶來的隱憂也浮出水面。
紀委監管也好,審計下場清查也罷,隨著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不斷加速,唯有不斷強化監管,方能推動SPD市場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優化轉型。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對官方政策的相關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轉載請后臺聯系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