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舉辦重大科研成果推薦會暨循證醫學與臨床轉化創新發展論壇。
會上宣布,醫院劉輝、徐暢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志》(The BMJ,IF=93.6)刊發關于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重磅研究成果,首次修改循證醫學的規則。
該成果4月23日在《英國醫學雜志》在線刊發
《英國醫學雜志》特邀該團隊發表述評文章
該研究獨立通訊作者、醫院副院長、肝外三科教授劉輝告訴記者,在循證醫學框架下,隨機對照試驗(RCT)的循證醫學證據位于證據等級體系的最高層級,是國際公認的制定臨床指南的權威依據。然而,當隨機對照試驗的設計、實施和分析等存在缺陷的情況下,會引發研究數據偏倚或失真而成為“問題試驗”,進而影響循證醫學證據可靠性,降低臨床診療指南的可信度。當前,這一問題尚未受到足夠關注。
“為了揭示這種連鎖效應,從根源上解決上述問題,我們研究團隊于2023年正式啟動VITALITY Study系列研究,圍繞‘證據產生—證據整合—證據轉化—臨床反饋—證據更新—循證決策’這一主線,構建循證醫學證據生態體系?!痹撗芯开毩⒌谝蛔髡咝鞎辰淌谡f,團隊通過追蹤847項包含“問題試驗”的循證醫學研究、3902項循證醫學證據,并對其進行逐一復現,發現在剔除“問題試驗”后,高達20.6%的證據結論發生改變成為“問題結論”,且至少157部國際權威臨床診療指南的推薦意見受到了級聯影響。
“基于以上發現,研究團隊在國際上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并明確了證據污染機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完整的‘循證醫學證據污染鏈’?!眲⑤x補充,針對這些臨床證據污染問題,研究團隊提出了4項對應解決方案,獲得了《英國醫學雜志》期刊編委會以及統計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同時,研究團隊強調,可以通過開發人工智能工具,對“污染源”(問題研究)進行智能過濾,實現全鏈路污染防控。
“現階段,團隊正牽頭籌建亞太證據分析、整合、轉化聯盟(APN-EAST),聯合國際多名科學院院士和著名教授,構建非盈利、全球化循證醫學學術協作網絡,系統研究循證醫學證據污染的綜合治理策略;通過整合全球頂尖科研力量,構建標準化的證據應用指南體系,積極推動中國解決方案的全球實踐?!眲⑤x說道。
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周偉平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一直勉勵醫生要帶著科研的思路去做臨床,要把臨床與科研相結合,此次科研成果填補了循證醫學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研究空白,體現了中國醫生“勇闖禁區、勇于創新”的精神。
撰稿:印沁沁
攝像:蔡陳皓
編輯:黃驪越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