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達成了首份貿易協議,特朗普宣布取得了重大勝利,當時很多人認為是特朗普虛張聲勢,將八字還沒一撇的半吊子框架文件包裝成“勝利果實”,直到簽完協議后第二天,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相關外交人士才說出了這份協議背后真正的目的。
在協議文本中,美方針對英國的鋼鐵、制藥等具備戰略屬性的產業領域,設置了嚴苛的“安全”規制條款。
條款明確規定,相關行業須“在規定時限內,契合美國在供應鏈安全保障機制構建及生產設施產權歸屬等方面的標準要求”,唯有如此,方可具備申請美國關稅豁免資格或享受關稅減免優惠政策的條件。
據相關報道披露,盡管從協議條款的文本表述與官方聲明來看,該條款的適用范圍在形式上覆蓋所有第三方國家,但英國政府內部官員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坦言,特朗普政府已通過非正式渠道隱晦表明,中國才是該條款背后實質性的目標指向國。
可見,特朗普一邊釋放急于與中國談判的信號,另一邊從未放棄針對中國的腳步。
這種矛盾的做法背后,既反映了中美高額關稅給美國帶來不可承擔的后果,又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想讓中國妥協的想法。
當下,中國代表團已經遠赴瑞士,中美經貿會談或已經開始,雖然這次特朗普未能參與,但是其在社交平臺上兩條發文,或已經預示了此輪會談的結果。
首先,特朗普表示,中國理應對美國開放市場,還將其描述為對中國是好事,更戲劇性的是,還提醒中國,封閉市場已經行不通。
特朗普這一番話,有時候真想不出,他是怎么做到臉皮如此之厚。
要搞封閉的是特朗普,還要求中國對美國開放市場。
經典的霸權思維,要求中國怎么怎么樣,拜托特朗普看清楚,此次會談可是美國緊追不舍。
中國可不是放低姿態的英國,亦不是愿意削減2/3關稅差距來力求與特朗普達成貿易協議的印度。
先輩抗美援朝寸步不讓,如今的我們怎會跪下。
而特朗普第二條貼文,說的是對中國的關稅降至80%很合理。
從145%降至80%看似幅度很大,但是這并不會起到什么作用,中國輸美商品幾乎沒有利潤,更何況,145%其中大部分都是對華惡意關稅,中國早就挑明,不降低對華關稅,中國不會與美達成協議。
特朗普對此寄予厚望,但很顯然此次會談不會取得什么實質性進展。
實際上,這輪貿易戰,中國承受能力遠遠超過美國。
就拿前四個月外貿數據來看,中國的外貿同比上行了2.4%,其中就4月這個月來說,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了5.6%。
而對東盟的出口激增,美媒直言,中國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可以抵消輸美份額減少的影響。
反觀美國,其農民發愁,表示對于中國市場受歡迎的產品,除了中國,很難找到買家。
更關鍵的是,中國將稀土管制網逐漸收緊的影響迅速顯現,以至于美國業界施壓特朗普政府,要么供應鏈中斷,要么和中國談。
然而關稅帶來的負面效應遠不止于此。
亞洲資本掀起了一場撤離美元潮,作為美元關鍵支撐的亞洲地區,隨著對美貿易順差的逐年增大,亞洲投資者手上積累了不少美元資產,一旦全面撤離,將引發美元2.5萬億雪崩式拋壓,直擊美元霸權。
美國第一大、第二大港口變得冷清,碼頭工人面臨失業的威脅,物價有了上漲的苗頭,貨架即將空空如也。
這些都是迫使特朗普政府急于與中國會談因素。
而中國同意與美接觸,既是滿足全世界的期待,也是滿足美國人的期待,如果特朗普認為這是妥協的信號,那就大錯特錯。
與英達成協議,劍指中國,而印度被曝出成為第二個要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或促使印度全面倒向美國。
如果這樣,中國只能先發制人,你希望中國取消稀土限制,中國就進一步加強打壓戰略礦產走私。
既然特朗普還有僥幸心理,那就打到美國心服口服,就像印巴沖突中的殲-10C戰機一樣。
中國的利益不容侵犯,是一切的基礎。
信息來源:《真急了!美國被曝將請求中國取消稀土限制,中方進一步嚴打戰略礦產走私》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