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喙亞目—蝙蝠蛾下目〈外孔下目〉(中)
(6)長須蝙蛾屬
長須蝙蛾屬(學名:Palpifer)是屬于蝙蝠蛾科下的一個屬。
六點長須蝙蛾(學名:Palpifer sexnotatus)是蝙蝠蛾科長須蝙蛾屬的一種動物。
①形態特征
此種在蛀干蝙蛾類群中屬于小型種類,成蟲翅長僅13mm、體長18mm。體色灰褐,頭小,只有中胸背板的1/2強,頭頂有污黃色毛叢,復眼棕黃色,兩復眼間距離遠,觸角黃褐色,32節,鞭節的1~9節長寬近相等,10~11節寬大于長呈短單櫛狀。下唇須長,共3節,上方可達觸角基部,第1節很小,長稍大于寬,第2節念珠形,長寬近相等,第3節長于第2節的4倍,呈棒狀,上披很長的毛;下顎須及喙均退化。胸部粗獷披有黃褐色較長鱗毛,前胸背板窄小呈半月形,中胸背板寬大,長與寬近相等,小盾片半月形,后胸盾片半圓形,中間有一隆突,背板窄而寬。前翅正面淺褐色,較寬廣,約占翅長的1/2弱,前緣及中室色偏深呈灰褐色,頂角內側有深色區,區內有1淺色圓斑,中室基部有1個銀白色點,在M脈與Cu1脈問也有1個較小白點,亞緣帶與外緣間的各脈間有深色不規則的斑塊組合成的外帶,外緣呈弧形,緣毛淺褐色較短,翅軛長刺形,Cu2脈不達外緣,A脈基部有1小室;后翅淺褐色,前緣脈與Sc脈間有白色豎鱗,R4與M1脈間有六個黃色小點,往往不十分清楚,后緣內側有1斜縱向的深色區,緣毛亦較長,呈褐色,Cu2脈不達外緣;前、后翅反面的色斑與正面相似,只是更為模糊不清。前足有脛距,中足比前、后足發達,各足外側均有較長褐色排狀毛,第5跗節相當于2~4跗節之和,其腹面有條狀槽,爪有中葉。
雄性:背兜大于長,頂端鈍圓,顎形突條狀半弧形,抱器瓣長條狀,外側光滑稍彎曲,內側骨化強,有微齒,下端向兩側方伸展,陽莖基環扁圓,側突骨化強,端部稍膨大,基腹弧不發達,囊形突扁寬帶狀。
②生長習性
寄主:榆科、薔薇科、胡桃科植物。
(7)蝠蛾屬
蝠蛾屬(學名:Hepialus)是屬于蝙蝠蛾科下的一個屬。
①蝠蛾
蝠蛾(學名:Hepialus yunnanensis),蝙蝠蛾科蝠蛾屬的一個物種。
a.體態特征
小型,前胸背板密生黃褐色長毛,前翅褐色或黃褐色,翅面密布不規則的黑色、白色、褐色斑塊,停棲時呈屋脊狀。
雄翅展25-30mm,體長30-32mm,雌翅展30-34mm,體長32-36mm。頭小,灰褐色,觸角單接狀,有下唇須;前胸發達,背面黃褐色,摻雜有灰色鱗毛。前翅灰褐,有較深色斑紋,在后緣中部有深色黑斑與外線相連,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長指形,抱器瓣下方無鉤,鉤形突中間分離,頂端較鈍,背篼下方骨化強并有齒,重慶長壽楠木園采集1頭。
b.生態習性
蝠蛾在3500~4000米高山草甸2年完成1代。在產地的土中一年四季都能挖到幼蟲說明幼蟲期有重疊現象。幼蟲一生蛻皮5次計6齡,但在條件不適宜或食料短缺的情況下有增加或減少齡期的現象。每年的發蛾期(四川康定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后可延續25-28天。成蟲壽命較短,自蛹中羽化后僅半小時即展開雙翅,尋找異性交配。交配后1~2小時產卵,最長產卵前期為3天左右。雌蟲壽命4~5天,雄蟲3天左右。蟲草蝠蛾幼蟲主要以蓼科植物珠芽蓼的地下塊莖為食。
②蟲草蝙蝠蛾
蟲草蝙蝠蛾(學名:Hepialus armoricanus)是鱗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屬的一種昆蟲。
a.形態特征
雄蛾體長14—19毫米,雌蛾15—20毫米,翅展雄蛾37—42毫米,雌蛾40—45毫米。體黃褐色,胸部背面色稍深,體表披有較長灰黃色絨毛,雄蛾較雌蛾的毛長。前翅前緣深褐色,Sc脈與前緣間有銀白色散斑,中室部位有1灰黃色三角形斑,上面有不甚規則的黑色斑紋,中橫線成1條斷續的白色寬帶,外橫線呈灰黃色帶,緣線灰白色,各線之間位于各翅脈間隙處有不規則的黑點,后緣內側位處有一半環形黑褐色紋,環心白色;后翅棕褐色,基部有灰黃色長絨毛,翅三角形。翅上斑紋變化較大,雌性一般色暗淡,黑斑明顯,雄性色鮮艷,有些個體有銅綠色光澤。
b.生活習性
蟲草蝙蝠蛾幼蟲并非每天采食,而是數天采食一次,每采食一次飽餐一頓后體重會增加很多,而平時就算食物在身邊也不積極進食。
以幼蟲越冬,不呈休眠狀態,深冬棲息于凍土層下。其垂直分布在3 000 m以上排水良好的高山草甸區。幼蟲食珠芽蓼等植物的地下塊莖。
c.一般壽命
蟲草蝙蝠蛾的一生需要經過蟲卵期(約45—72天)、幼蟲期(約680—940天)、蛹期(約42—58天)、蝙蝠蛾成蟲期(約3—12天),也就是說蟲草蝙蝠蛾的壽命通常為2至3年。
d.形成過程
蟲草蝙蝠蛾是名貴中藥材冬蟲夏草的本體蟲,蟲草蝙蝠蛾的幼蟲在土壤中越冬時被蟲草真菌侵入體內,真菌在幼蟲體內不斷生長,幼蟲體內組織被破壞,最終幼蟲死亡殘留外皮,菌絲充滿整個蟲體變為菌核。第二年春夏交替之季,天氣變暖菌核開始萌發,從蟲草蝙蝠蛾幼蟲的口或頭部長出一根有柄子座冒出地面,似直立的小草,因此沒有蟲草蝙蝠蛾,就不可能長出冬蟲夏草。從冬蟲夏草的形成過程來看,就是蝙蝠科許多種別的蝙蝠蛾為繁衍后代,產卵于土壤中,卵之后轉變為幼蟲,在此前后,冬蟲夏草菌侵入幼蟲體內,吸收幼蟲體內的物質作為生存的營養條件,并在幼蟲體內不斷繁殖,致使幼蟲體內充滿菌絲,在來年的5-7月天氣轉暖時,自幼蟲頭部長出黃色或淺褐色的菌座生長后冒出地面呈草梗狀,就形成我們平時見到的冬蟲夏草。因此,雖然兼有蟲和草的外形,卻非蟲非草,屬于菌藻類生物。
e.分布地域
蟲草蝙蝠蛾與桑蠶一樣同屬于鱗翅目昆蟲,是高海拔生存的蛾類,其分布呈明顯的地帶性、地貌組合區域性及垂直分布等特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最高的滇西北第一階梯層內,零星分布于第二階梯層內。主要青海、西藏、安徽、甘肅、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8)類蝠蛾屬
類蝠蛾屬(學名:Hepialiscus)是屬于蝙蝠蛾科下的一個屬。
①褶紋類蝠蛾
褶紋類蝠蛾(學名:Hepialiscus borneensis),蝙蝠蛾科類蝠蛾屬的一種昆蟲。
a.形態特征
雄翅長22~24mm,體長20~23mm。頭部灰褐至黃褐色,復眼大,黑色,約占頭部的2/3強,兩復眼間有棕色毛簇,下唇短小,3節,第2節長與寬近相等,第3節長大于寬;觸角黃褐色,19節,絲狀,各節明顯長大于寬,基部有灰黑色環,端部膨大,兩側有較長毛,觸角形狀如圖126a。胸部背面棕色,肩板部位赭色,腹面棕黃色。前翅外緣呈弧形,正面黃褐色,前緣及翅基部偏橙黃色,翅表無明顯的斑紋,頂角內側至中室間有數條灰褐色細褶紋,在陽光下更為清晰,并由外向內漸次稀疏,外線灰棕色,緣毛灰褐色;后翅正面灰褐至灰白色,前緣及緣毛污黃色。前翅及后翅反面與正面的顏色相似,但頂角內側的褶形紋不見,翅脈如圖126b。胸足黃褐色,披有密集的棕黃色纖毛,前足脛節無脛距,但有深色的叢狀毛,跗節短,第1節及第5節近等長。腹部灰褐至棕褐色,各節間有深色環形紋,側板部位有叢狀毛,顏色亦偏深。
雄性外生殖器(圖126c):鉤形突呈錨形,隱于背兜中部下方,背兜半月形,呈罩狀,將鉤形突圍攏其中;顎形突呈片狀,上方與背兜連接;抱器長肘形,中部內陷,端部指形,下方平截;陽莖基環寬大,成葉片形向兩側分開,陽莖頂端分為兩個指突,中間有較長的縫隙,末端寬大,中間內陷;基腹弧狹長,囊形突寬大近三角形。
b.棲息環境
寄主:土大黃、蕨麻、黃花貝母。
c.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湖南(大庸)。
國外分布:馬來西亞。
②尼泊爾類蝠蛾
尼泊爾類蝠蛾(學名:Hepialiscus nepalensis),是蝙蝠蛾科、蝠蛾屬的一種昆蟲。
a.形態特征
雄性外生殖器
:高稍大于寬,鉤形突尖,骨化強,背兜構造極為復雜呈多支形,中間支較長,末端細,呈條形,直連陽莖基環,其尖端骨化強,形成向外方伸出的尖齒,顎形突較薄,基腹弧寬大,抱器瓣肘形,上端圓弧形,中部向內隆起,末端鈍圓無鉤,陽莖基環扁寬,囊形突寬大,末端半月形。
b.分布范圍
國內分布:西藏(聶拉木)。
國外分布:尼泊爾,印度,錫金。
(9)二岔蝠蛾屬
二岔蝠蛾屬(學名:Forkalus)是屬于蝙蝠蛾科下的一個屬。
西藏二岔蝠蛾(學名:Forkalus xizangensis),蝙蝠蛾科二岔蝠蛾屬的一種昆蟲。
①形態特征
雄翅長16mm,體長14mm。頭棕褐色,披有長毛,復眼圓,黑色,各小眼面隆起,單眼不見;觸角絲狀,長達胸部之半,黃褐色,24節,各節寬稍大于長;下唇須長,3節,向前上方伸出;喙退化;胸部背面披有棕黑色長毛,腹面灰褐色;前足有脛距,爪有中葉,中足脛節短,只有腿節的2/3,后足腿節與脛節長度近相等,脛節外側有超過脛節寬度3倍的黃褐色長毛叢。
前翅正面黃褐色,R脈至前緣間有1條枯黃色帶,前緣脈褐色,中室棕色,基部及端部有黑色斑,R3與R4脈間基部有1隱約可見的淺色點,Cu1b脈至后緣間有1深色三角區,內有黑色條形斑,中帶不明顯,外帶棕黃色,自頂角內側斜伸至臀角,外帶至外緣問有黑色線,緣毛煙黑色。后翅正面灰褐色,前緣及后緣有較長的黃褐色毛,在臀角內側的Cu1a與Cu1b脈間有1黃色腎形斑,緣毛以黃色為主,間有灰黑色毛,脈紋色深明顯可見。前、后翅反面均為灰褐色,但前翅正面的斑紋不見,后翅顏色偏黃;前、后翅的M1脈在3/5處分為兩岔;后翅上的Cu2脈不顯。腹部灰褐色。各節問膜色稍深。
雄性外生殖器(圖136c):鉤形突近鳥嘴形,中間分離,背兜兩端尖,尤以上端呈尖齒狀并向外變成鉤,內側骨化強色亦深,中下方有小齒;抱器瓣肘狀,上端粗,下端呈向內上方彎曲的鉤,鉤的上方變細似頸,基腹弧寬大,囊形突寬,端部平齊,兩側各有一塊與基腹弧相連的骨化膜。
②生活習性
寄主:瀾滄雪靈芝、梭果黃芪、圓葉蓼。
③分布范圍
西藏(樟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