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個關注 我們經常見
Guinness World Records
眼前這條身披條紋的海洋生物并非普通章魚,它能瞬間幻化為劇毒海蛇的模樣。
這種神奇的生物叫擬態(tài)章魚(Thaumoctopus mimicus),正如其學名中"擬態(tài)"之意,它不僅能改變形體輪廓,更能精準模仿十余種海洋生物的形態(tài)特征,在捕食與防御中展現(xiàn)非凡智慧。
在廣袤海洋中,雖然大多數(shù)頭足類動物都具備基礎變色能力,但若論擬態(tài)技藝之精妙,擬態(tài)章魚堪稱當之無愧的偽裝大師。
它們的基礎體色呈淺米色斑紋,當感知到捕食者逼近時,會瞬間調整皮膚紋理與肌肉形態(tài)。通過精準控制色素細胞與肌肉收縮,其軀體可快速重塑為獅子魚的毒棘、海蛇的鱗紋,或是比目魚的扁平身形,用極具威懾力的形態(tài)贏得逃生時機。
科學研究證實,這個身長不足60厘米的軟體動物竟能惟妙惟肖地模仿16種迥異的海洋生物:從劇毒的海蛇、獅子魚到溫順的海參,從敏捷的烏賊、鳚魚到棘刺叢生的海百合,甚至能模擬水母的飄逸形態(tài)。
在其眾多模仿對象中,最具震撼力的當屬海蛇與獅子魚的擬態(tài):
當模仿海蛇時,擬態(tài)章魚會將身體埋入沙中,僅露出兩條蜷曲成S形的觸腕,配合黑白相間的環(huán)狀紋路,完美復刻海蛇的致命特征。
而在模擬獅子魚時,它則舒展六條觸腕形成傘狀輪廓,通過交替閃爍的棕白條紋模擬毒棘擺動,同時保持另外兩條觸腕隱蔽在身下模仿魚鰭運動。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種生物不僅復制外形特征,更能精準還原被模仿對象的運動模式。它甚至掌握"攻擊性擬態(tài)"策略:通過模擬螃蟹異性伴侶的求偶舞蹈,在獵物放松警惕時發(fā)動突襲。
這種超越單純形態(tài)模仿的行為智能,印證了其高度發(fā)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與敏銳環(huán)境感知力。
許多海洋生物學家坦言,初次目睹擬態(tài)章魚的變形表演時,幾乎要懷疑這是不是外星生命體。
擬態(tài)章魚是1998年才由印尼漁民發(fā)現(xiàn)的物種,其分布范圍從印度洋延伸至太平洋,涵蓋菲律賓、馬來西亞至紅海的廣闊水域。
不同于多數(shù)夜行性章魚,它們主要在日光充足的白晝活動,這種反常習性為研究頭足類動物的視覺認知提供了全新視角。
有學者分析認為,該物種之所以在1998年才被正式記錄,正是得益于其登峰造極的擬態(tài)能力——過于完美的偽裝使得它們長期隱匿在人類視野之外。
這一發(fā)現(xiàn)不僅刷新了動物行為學的認知邊界,更為仿生科技與自適應材料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自然藍本。
分享讓更多人看看
以紀錄的視角
發(fā)現(xiàn)你的世界
OFFICIALLY AMAZING
吉尼斯世界紀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