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最近一反常態,主動從中東“鳴金收兵”,由美國媒體爆料稱,美方很可能找到了下一個采取行動的地方——格陵蘭島。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為了實現美總統特朗普“接管”格陵蘭島的目的,美國情報機構已經開始加強針對該島的間諜活動,簡單來說就是為格陵蘭島“脫離”丹麥,以及美國日后“開發”島上資源早做準備。
【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格陵蘭島美軍基地】
美國用實際行動證明,“吞并”格陵蘭島不是說說而已
事實上,特朗普剛一上臺,就揚言要“吞并”格陵蘭島,只不過他還表示要將加拿大和墨西哥也“納入美國版圖”之中,這些說法過于不切實際,外界也沒有一直關注此事。
沒想到,美國政府似乎是要用行動證明,“吞并”格陵蘭島可不是說說而已,這很可能是美國實現這一野心邁出的第一步,甚至不惜為此付出一些“代價”。
美方付出了什么“代價”呢?答案是丟了面子,對胡塞武裝“認慫”了,盡管美國還在嘴硬,非要說是胡塞“投降”了,但胡塞也一點不客氣,用行動打臉美方。
對于美國的說法,胡塞武裝高層第一時間做出回應,表示其立場并未改變,是美國退讓了,此外胡塞也并不打算停止襲擊以色列。
仿佛是為了印證這一點,胡塞又在最近對以色列發動了兩次進攻,還警告美國,最好按照協議中所說停止對也門進行轟炸,否則胡塞武裝將毫不猶豫地予以痛擊。
【胡塞對于“投降”的說法做出了有力的回應】
這種強硬的態度,比起美方在那里單方面狡辯“到底是誰投降了”可有力多了,足以看出美方到底有多著急從中東的戰爭泥潭中抽身。
對此最為不滿的,恐怕要屬美國的“堅定盟友”以色列,凸顯了美國在中東盟友體系中的“領導力危機”。
這是因為美國當前的對外政策越來越受“經濟安全”驅動,畢竟中東的石油資源雖重要,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其戰略價值已不如過去顯著,更何況美國現在的“爛攤子”這么多,中東事務必須往后排。
那么,讓美國覬覦已久的格陵蘭島,到底有什么價值,值得美方如此“大動干戈”呢?
【美國盯上了格陵蘭島的資源和地理位置】
格陵蘭島有美國急缺的稀土礦,或還將成為美軍的前哨站
同樣作為美國的“盟友”,如果說以色列對于美國現在是“略有不滿”的話,丹麥對于美方的行為就是“擔驚受怕”了。
丹麥外交大臣表示,“朋友之間”不該進行間諜活動,格陵蘭島的高層也明確表示,“永遠不會成為美國人”。
眾所周知,美國的任何政策一向是“無利不起早”,這也就意味著美方認為“接管”格陵蘭島,得到的好處遠高于風險。
那么,格陵蘭島有哪些資源呢?首先是該島豐富的礦產資源,由于氣候條件惡劣,多年以來在島上廣袤的冰蓋下有著大量的資源未被開采,其中甚至包括鈾礦資源、油氣田這樣的關鍵資源,以及美國的“心病”——稀土礦。
在中國實施稀土禁令后,美國的日子有多難過美方自己心里最清楚,中國在稀土加工領域的主導地位,更是美國政策的核心痛點。
不過美國想利用好這里的資源,挑戰還是很多的,比如格陵蘭島的惡劣氣候和基礎設施不足,使得開采成本極高,還會嚴重破壞這里的自然環境,削弱美國在氣候議題上的道義優勢。
最后,丹麥和美國同屬北約組織,而丹麥又明確反對美國吞并格陵蘭島,這意味著美國很難通過武力奪取,只能通過間諜活動”徐徐圖之“。
但這些問題可能依然動搖不了美國的野心,因為格陵蘭島還有一個重要價值,這里是監控北極和北大西洋地區軍事活動的最佳地點,在這座小島上,甚至派駐了美軍F-35戰機,可見美方對此地的重視。
隨著全球變暖,北極航道的重要性日益明顯,未來可能成為連接北美、歐洲和亞洲的“新絲綢之路”,此時美方試圖控制格陵蘭島,意味著能直接影響這條航道的控制權,從而干擾中俄等國對于該航道的開發。
【美國情報機構開始對格陵蘭島采取行動】
美國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回顧美方近期的一系列對外活動,可以發現動作還真不少:調停俄烏、施壓伊朗、打擊胡塞、中美貿易戰、奪取格陵蘭島,可問題在于進行“多線作戰”的美國,到底干成了哪件事呢?
美方調停俄烏,雙方似乎都不太買賬,繼續邊談邊打;打擊胡塞,最后不得不私下與其達成停火協議;對中國施加高額關稅,最后還得一再向中方請求溝通;至于“奪取”格陵蘭島能否成功,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美方之所以什么事都想摻一腳,卻什么事都沒干成,其關鍵可能在于美國缺乏一個明確的“勝利預期”,簡單來說,就是美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實現目標,只能憑借老套路進行武力脅迫,或進行經濟圍堵,這些手段放在如今的國際背景下,已經沒有那么好用了。
【美國四處挑事卻一事無成】
更諷刺的是,美國長期宣揚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原則,如今反而成為了制約其行動的枷鎖,例如美國若直接以武力強行獲取格陵蘭島,將直接違反國際法,導致國際輿論和盟友的全面反對。
更重要的是,盡管美國在部分領域仍占據優勢,但在關鍵產業鏈(如稀土、鋰電池)上對中國的依賴已經很難改變,這種依賴性迫使美國在挑釁中國時不得不“打一打,停一停”,導致政策缺乏連貫性,自然也就沒什么效果。
歸根結底,中東局勢的混亂、對華貿易戰的被動,以及格陵蘭島計劃的阻力,共同揭示了美國霸權的現實困境:在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革命的背景下,純粹的軍事或政治霸權已不足以維系全球主導地位,落得一個“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