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兄弟國家,中國可以賣殲10C給巴基斯坦,為何不賣給朝鮮
蓋邇說
5月7日,印巴之間突然爆發的空戰,讓中國的殲10C戰機,一夜成名并迅速搶占了全球關注的目光。
一時間,殲10C毫無疑問成為了,目前除去中俄美五代機外,最強的外貿戰機,并且還是實戰戰績真實可查的那種。
既然中國的殲10C戰力如此強悍,價格又絕對喜人,可為啥我們的另一個鄰居朝鮮,沒有選擇求購呢?
這里面,到底是朝鮮此前誤判了殲10實力?還是我們出于某種考量,沒有向他們開放出口呢?
別樣的中巴情誼
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友誼源遠流長,甚至都堪稱是,國際關系中的典范。
并且,這種友好關系不僅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充分體現,更是在軍事合作方面體現更明顯。
長期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國武器的主要購買國之一。
在上世紀80年代,兩國就攜手研發了K8教練機,而這也為巴基斯坦的航空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21世紀后,中巴兩國更是再度合作,成功研制出FC-1“梟龍”戰斗機,算是再進一步加深了,兩國之間的軍事技術交流與互信。
當然了,此前巴基斯坦購買殲10C,也是基于多方面的戰略需求考量。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巴基斯坦與印度長期存在,領土爭端和敵對關系,而印度空軍不斷發展壯大,引進了先進的“陣風”和蘇- 30等戰機,對巴基斯坦的空中安全,構成了巨大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基斯坦急需一款性能卓越的戰斗機,來提升自身空軍實力,以應對來自印度的壓力。
而殲10C戰斗機的出現,恰好滿足了巴基斯坦的這一迫切需求。
要知道,殲10C配備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更遠、精度更高,能夠同時跟蹤多個目標,并對威脅最大的目標發起精準打擊。
而配套搭載的PL-15E遠程空對空導彈,射程遠、速度快、精度高,賦予了殲10C超視距作戰的強大能力。
與巴基斯坦現有的戰斗機相比,殲10C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能夠有效增強巴基斯坦空軍的戰斗力。
當然了,這一回的印巴空戰中,巴方壓倒性的優勢,也明確的驗證了這一點。
另外,從自身能力來看,巴基斯坦也是具備,購買和使用殲10C的外在條件。
在經濟方面,盡管巴基斯坦并非經濟強國,但在與中國的長期合作中,其經濟得到了一定發展,并且能夠獲得其他阿拉伯兄弟國家的資金支持,具備了一定的軍購能力。
在軍事技術和人員培訓方面,巴基斯坦空軍長期使用中國戰機,對中國戰機的操作和維護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飛行員和地勤人員能夠快速適應殲10C的使用和維護要求。
此外,巴基斯坦與中國在軍事合作中,建立了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和技術支持體系,能夠確保殲10C在巴基斯坦空軍中發揮出最大效能。
朝鮮:殲10C難落地的困境
反觀朝鮮的情況,則與巴基斯坦截然不同。
眾所周知,自2006年朝鮮首次進行核試驗以來,國際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朝鮮半島的局勢變得愈發緊張。
聯合國安理會為了遏制朝鮮的核計劃,多次通過決議對朝鮮實施制裁,其中包括武器禁運等嚴厲措施。
在這樣的背景下,向朝鮮出售殲10C戰斗機這種先進武器,無疑是違反制裁規定的行為,也會破壞國際規則和秩序。
因此,從國際政治和外交層面來看,中國無法向朝鮮出售殲10C戰斗機,這是一個基于國際責任和義務的無奈選擇。
再就是,經濟因素也是阻礙殲10C進入朝鮮的,重要原因。
朝鮮的經濟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長期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經濟增長緩慢,外匯儲備有限。
據相關數據顯示,朝鮮2022年的GDP僅約300億美元,在這樣的經濟狀況下,朝鮮的軍費開支,也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而購買先進戰斗機,不僅需要支付高昂的采購費用,后續的維護、保養、升級以及人員培訓等方面的費用,更是長期而巨大的負擔。
以殲10C戰斗機為例,其單價約4000萬美元,這還不包括配套武器、設備以及后續的維護保障費用。
對于朝鮮來說,這樣的價格無疑是天文數字,遠遠超出了其經濟承受能力。
即使朝鮮勉強購買了殲10C戰斗機,也可能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進行維護和保障,導致戰機無法正常使用,無法發揮其應有的戰斗力。
最后就是,朝鮮空軍的現有體系,與殲10C戰斗機也存在著,諸多不匹配之處。
朝鮮空軍目前的主力戰機,仍是上世紀蘇聯時期的米格- 21、米格- 23和米格- 29等機型,這些戰機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與殲10C戰斗機存在著代差。
朝鮮空軍的作戰理念、訓練方式以及后勤保障體系,都是圍繞這些老舊戰機建立起來的,與殲10C戰斗機所代表的先進技術和作戰理念,存在較大差異。
如果朝鮮引進殲10C戰斗機,不僅需要對飛行員進行大量的重新培訓,以適應新戰機的操作和戰術要求。
還需要對整個空軍的作戰體系、后勤保障體系進行全面的升級和改造,這對于朝鮮來說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地緣政治,平衡考量
還有就是,地緣政治因素在國際軍事合作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南亞地區,印度憑借其龐大的領土面積、豐富的資源以及不斷發展的經濟實力,在地區事務中具有重要影響力,也對周邊國家形成了一定的軍事壓力。
巴基斯坦與印度在領土爭端、宗教矛盾等方面,存在長期的歷史積怨,兩國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在這樣的地緣政治背景下,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殲10C戰斗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它有助于提升巴基斯坦的空軍實力,使其在與印度的軍事對峙中,擁有更強的防御和反擊能力,從而維持南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平衡。
這種平衡的維持,不僅符合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利益,也符合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能夠有效牽制印度,減少其在邊境地區的軍事冒險行為,為中國的西南邊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同時,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是在國際法和國際準則的框架內進行的,不會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和制裁,風險相對可控。
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局勢,則與南亞地區截然不同,呈現出高度的敏感性和復雜性。
朝鮮與韓國長期處于軍事對峙狀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力量,局勢一觸即發。
美國作為全球軍事強國,在韓國部署了大量軍事力量,與韓國進行頻繁的軍事演習,對朝鮮形成了強大的軍事威懾。
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盟友,也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到,朝鮮半島的局勢中,與美國、韓國形成軍事同盟關系。
在這種情況下,向朝鮮出售殲10C戰斗機,可能會被視為對地區局勢的重大改變,引發各方的強烈反應。
而美國可能會以此為借口,進一步加強在朝鮮半島的軍事部署,增加軍事演習的規模和頻率,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韓國和日本也可能會采取相應的軍事措施,擴充軍備,提升軍事戒備狀態,導致朝鮮半島局勢更加動蕩不安。
但這對于中國來說,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如增加邊境安全壓力、影響地區經濟合作與發展等,不符合中國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戰略利益。
中國對巴基斯坦和朝鮮,在殲10C軍售問題上的差異,是基于國際政治、經濟實力、地緣政治以及軍事體系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考量,而非簡單的情感偏向或區別對待。
所以很多問題不能單獨分裂來看,但不管怎么說,這波印巴空戰之后,殲10C的外貿前景指定是要超乎想象了。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