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趙生杰)5月10日,第十五屆全運會馬術三項賽資格賽在秦漢國際馬術中心展開第二個比賽日的爭奪,各路老牌勁旅在越野賽中繼續保持著強勁的勢頭。江蘇隊和廣東隊均延續著首日盛裝舞步的穩定發揮,兩隊在全部以零罰分完成越野賽后,繼續以91.10和92.40的總罰分占據著團體積分榜的前兩位。上海隊則以101.80的總罰分位居第三。在個人積分榜上,江蘇隊的孫華東、廣東隊的梁銳基和江蘇隊的包英鳳,依然分別以28.7、28.8和29.3的罰分,排名前三。年輕的陜西隊以180.40的總罰分位列團體第六,董玫萱以31.3的罰分仍然排在個人賽第六。
早上八點,比賽又一次在大風中開場。作為馬術三項賽中最激動人心,最富有戲劇性,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戶外比賽,吸引了不少觀眾聚集在賽道外側觀看,能夠近距離見證馬與騎手之間的默契配合令大家興奮不已。在這片融合自然野趣與競技激情的賽場上,馬匹在草地上馳騁,與原木、石墻、水、河岸和溝渠的障礙抗衡。3750米的距離,18道障礙26跳,平均520米/分鐘的速度,在經過試跳幾道障礙的簡單熱身后,每隔5分鐘就會有一對人馬組合出發。騎手可根據情況對復雜組合障礙進行路線設計安排。騎手要清晰的判斷障礙順序及方向,如果降低障礙難度而選擇副障礙,則會增加時間,超時也將會帶來罰分。如跳錯則會直接面臨懲罰。
奧運騎手、亞運冠軍廣東隊梁銳基策騎“凱麗”一路馳騁,如旋風般掠過。在每一道障礙前精準測算步點,駿馬騰空時肌肉線條如拉滿的弓弦,劃出完美的拋物線后穩穩落地。當人馬合一躍過難度頗大的18號障礙后,他們也順利完成了全部比賽。英雄歸來,贏得滿堂喝彩。
賽后,陜西隊領隊王和平表示,“越野賽是三項賽里觀賞性最強、難度最高、最具挑戰性的比賽,作為國際馬聯二星級的賽事,無論對賽道還是障礙,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對騎手和賽馬的考驗是最大的。今天我們三名隊員順利完賽,也為明天的場地障礙賽積累了信心。我認為實現團體出線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在越野賽中,人和馬的體能都消耗巨大,所以隊伍會在下午做一個調整。一是要檢測馬的體能情況,二是要檢查馬有沒有受傷。”
根據賽程安排,明日上午,將進行第二次驗馬,只有順利通過的馬匹,才可以參加第三項場地障礙賽的較量。待比賽全部結束后,團體及個人也將排定最終座次。
速度、技巧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揭秘本次馬術越野賽的匠心賽道設計
馬術越野賽作為三項賽中最激動人心的環節,不僅考驗騎手與賽馬的默契配合,更依賴賽道設計的巧妙與安全性。今日賽后,本屆比賽越野路線和場地障礙設計人——國際馬聯二星級路線設計師孫志堅為大家揭秘了越野賽賽道的設計理念,“這次在全封閉的場地上雖然沒有太多選擇,但依然需要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結合障礙,設計出不同難度,不同類型的跳躍和回轉,為展現這項運動的魅力,需要將自然景觀、技術挑戰與觀賞性融為一體。”
根據規則,每次越野比賽,設計師需充分利用地形特點——如丘陵、水塘、樹林等自然元素,結合人工搭建的障礙(如樹樁、矮墻、溝渠等),創造出既具視覺沖擊力又符合標準的賽道。“我們這次比賽是國際二星級的比賽,我們所有比賽路線的難度包括障礙都是按照二星級的標準來計劃的。三項賽在國內也開展了很多年,但是和場地障礙這種市場化很強的項目相比又不太一樣,主要是我們專業隊的騎手來參與,所以我們這次在路線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些因素。”孫志堅介紹,每一處障礙都需兼顧安全性與挑戰性,要考慮馬匹的起跳角度、落地緩沖空間,甚至天氣對地面硬度的影響。和場地障礙橫桿可以碰落不同,越野賽中的障礙是固定的,因此危險性也更大。所以好的路線一定是最合適,而不是多么難或多么簡單。來自騎手、教練反饋的專業意見和建議,讓他收獲良多。
同時,孫志堅表示,為了增加越野賽的視覺效果,設計師們往往會在障礙物的外形上格外用心,比如本次比賽中出現的小房子、小船、沙發茶幾等障礙造型,也是希望能把這項運動做的更漂亮,吸引更多的人關注。
如果說本次越野比賽的路線還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孫志堅認為這次路線長度不是二星賽事中最長的,如果能將路線拉長到4500米左右,那么在馬球場區域里,路線的設計可以有更多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