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母親節!一大早,朋友圈里孝心滿滿:有人送花給母親,有人帶母親出門旅游,有人請母親吃大餐……
人們用各種方式,把節日的儀式感氛圍感拉滿。
母親節,這個溫馨而莊重的日子,承載著世間最溫柔的情感——對母親的感恩與敬愛。
你知道嗎?母親節的背后,隱藏著一位女兒對母親的深切追思,以及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文明抗爭。
母親節的起源
母親節的雛形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那時的人們在春分時節慶祝“塞勒斯節”,以向大地之母塞勒斯致敬。
他們相信塞勒斯是萬物生長的源泉,象征著母性的力量與孕育的生機。
古羅馬也有類似的節日“哈納節”,持續三天,人們載歌載舞,獻上鮮花、水果等祭品,祈求母神賜予土地豐收與家族繁榮。
17世紀,英國出現“母親主日”,這天,人們回到家鄉做禮拜,而母親則帶著孩子們在家團聚,享受親情的慰藉。已初具現代母親節雛形。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安娜·賈維斯女士成為現代母親節的關鍵推動者。
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是一位堅韌的女性,在美國內戰期間投身護士工作,拯救了無數士兵生命。
不僅如此,她的母親還在戰爭期間組織“母親友誼日”,讓敵對雙方士兵的母親共同祈禱和平,用種種方法促進公共衛生與社區和諧。
1905年,母親逝世,安娜·賈維斯悲痛之余,決心設立一個節日,實現母親生前未竟的理想——創立一個紀念天下母親的節日。
1908年,安娜·賈維斯發起活動,成功組織了首個母親節紀念活動,兩年后,她在圣安德魯斯衛理公會教堂舉辦了首個母親節儀式。
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簽署法案,正式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從此這一節日在美國乃至全球蓬勃興起。
母親節為啥定在5月的第2個星期日
這個日期并非隨意選定,它蘊含著豐富的象征意義。5月正值暮春初夏,萬物復蘇,生機盎然,恰似母親孕育生命、賦予生機的偉大形象。
此時,自然界的花朵競相綻放,象征著母愛的絢爛與芬芳。此季,大自然以蓬勃的生機回饋母親般的滋養,喚起人們對母親恩情的感悟與感恩。
從宗教傳統來看,在基督教傳統中,5月是圣母月,將母親節定在5月,寓意著母親如圣母瑪利亞般給予生命、帶來希望的力量,讓人們對母愛有更神圣的敬畏與感激之情。
安娜·賈維斯選擇這個時間也與她母親的紀念日有所關聯,她希望在母親逝世的周年紀念日附近設立節日,表達對母親永恒的思念與敬意。
此外,5月的第2個星期日,這個日期恰好避開了宗教節日和已有的紀念日,同時,還能確保多數家庭能在周末團聚。
母親節,是愛的節日,是感恩的節日。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回望母親給予的無盡關懷與奉獻。
從古老的祭母儀式到如今全球同慶的盛事,母親節的形態不斷演變,但核心始終是對生命源頭的禮贊。這個節日提醒我們:在康乃馨的芬芳中,最珍貴的禮物永遠是真誠的陪伴與理解。
親愛的朋友,又是一年母親節,不管多忙,放下手頭一切,回到母親身邊,為她做一餐飯,陪她聊會兒天,好好陪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